[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切换供电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2715.3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2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龚韬;郭俊鹏;陈坚剑;李萍婷;武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怡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2017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切换 供电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切换供电的电路,包括LDO稳压模块、充电模块、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切换供电的电路,不使用MCU就能实现自动切换供电方式,既节约了资源又减轻了开发人员的负担,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持机电设备以及拥有可充电电源的仪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切换供电的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设备在不充电时使用电池对设备供电,在充电时使用MCU检测是否在充电,然后MCU控制切换供电的方式为充电器供电。
现有的这种切换供电的方式必须要MCU先检测充电器的存在,然后让MCU进行干预断开电池供电,直接使用充电器对设备进行供电,这种控制方式会占用MCU的管脚资源,并且需要用户使用添加程序对系统进行干涉,会增加开发人员的负担,使系统程序变得臃肿,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切换供电的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切换供电方式必须要MCU先检测充电器的存在,让MCU进行干预断开电池供电后使用充电器对设备进行供电,这种控制方式会占用MCU的管脚资源,并且需要用户使用添加程序对系统进行干涉,会增加开发人员的负担,使系统程序变得臃肿,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自动切换供电的电路,包括LDO稳压模块、充电模块、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
所述LDO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充电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LDO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于第三MOS管的漏极、电源输出端的正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于电源的正极、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三MOS管的栅极,源极连接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电池的正极;所述LDO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二MOS管的源级、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充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电池的负极都接地;所述充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电池的负极分别连接于电源输出端的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MOS管为增强型P沟道MOS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MOS管为增强型N沟道MOS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MOS管为增强型P沟道MOS管。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切换供电的电路,不使用MCU就能实现自动切换供电方式,既节约了资源又减轻了开发人员的负担,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切换供电的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怡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怡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2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型低压抽出式开关柜
- 下一篇:一种带喇叭口的射频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