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叶片转子的镦锻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2725.7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7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钱浩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西模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花修洋 |
地址: | 2141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转子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片转子的镦锻成型模具,包括凹模和相对于所述凹模进行开合模的凸模,所述凹模内凹设有与叶片转子外轮廓对应的凹模型腔,所述凸模的底端包含有成型冲头,所述凹模型腔的顶端开口向上延伸形成加深部,至少所述成型冲头的外圈轮廓上环形设置有上切边刀具,且所述切边刀具的刃口与加深部的开口轮廓对应设置;在合模行程终点状态下,所述上切边刀具位于加深部的内腔中,且所述上切边刀具切断叶片转子工件的外圈余料,能够快速的完成工件的镦锻加工,且同时切除外圈余料,缩短加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镦锻成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叶片转子的镦锻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为一叶片转子工件,呈环状凸台状结构,且在大凸台端凹设有凹腔,其通过镦锻成型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对该工件进行加工,但是,在镦锻加工后,工件的外圈还留有一圈余料,目前的加工方法是在镦锻后再进行一次切边加工,以去除余料,但是整体工序延长,加工周期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叶片转子的镦锻成型模具,能够快速的完成工件的镦锻加工,且同时切除外圈余料,缩短加工周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叶片转子的镦锻成型模具,包括凹模和相对于所述凹模进行开合模的凸模,所述凹模内凹设有与叶片转子外轮廓对应的凹模型腔,所述凸模的底端包含有成型冲头,所述凹模型腔的顶端开口向上延伸形成加深部,至少所述成型冲头的外圈轮廓上环形设置有上切边刀具,且所述上切边刀具的刃口与加深部的开口轮廓对应设置;在合模行程终点状态下,所述上切边刀具位于加深部的内腔中,且所述上切边刀具切断叶片转子工件的外圈余料。
进一步的,所述加深部的开口处连通凹模型腔环形凹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内设置有下切边刀具,所述下切边刀具为环形结构,且所述下切边刀具的内圈刃口与上切边刀具的外圈刃口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切边刀具可拆卸式的连接于凸模或成型冲头的顶端,所述下切边刀具可拆卸式的连接在安装环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切边刀具、下切边刀具上分别在环形方向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切边刀具的底部型面与成型冲头的底面共同构成用于成型叶片转子工件的顶面轮廓的上型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成型冲头设置在固定板的底端,所述凹模的分型面上凸设有导向环,所述固定板导向滑动在导向环内圈,且在合模行程终点状态下,所述固定板的底面间距于凹模型腔的上表面设置,且形成切边余料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深凹模型腔,则加深的部分形成下切刀结构,在成型冲头上设置有对用与加深部的上切边刀具,在合模行程终点状态下,所述上切边刀具位于加深部的内腔中,则上切边刀具与加深部的开口形成交错剪切,以用于切断叶片转子工件的外圈余料,通过该方式,能够在锻压成型过程中去除工件的废料边,以缩短加工周期,提升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加工的叶片转子工件;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A-A向半剖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合模行程终点之前的状态下图4中局部A的放大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合模行程终点时状态下图4中局部A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西模锻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西模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2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切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消防破窗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