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淬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4613.5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0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武;宋庆东;任光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73 | 分类号: | C21D1/673;C21D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3016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淬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双出杆油缸、下模缸座、卸料架座、压淬下模和压淬芯模,所述的下模缸座与卸料架座均固定在床身上,所述的下模缸座套在双出杆油缸的外侧,所述的压淬下模位于卸料架座与压淬芯模之间,所述的压淬芯模位于压淬下模的上方,所述的双出杆油缸上设有缸杆,所述的缸杆的上端分别与压淬下模、压淬芯模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料装置还设有振荡器,所述的振荡器与缸杆通过固定接口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淬自动上料装置,利用振荡器通过缸杆带动压淬芯模产生一定的震荡,使得工件在自身重力以及震动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够自行调整位置,并顺利滑落至预定位置,完成上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同步器齿套类产品压淬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淬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转体炉压淬成套设备的应用中多数厂家还是延续着人工上下料操作的方式加工,工作效率太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少数厂家安置了机械手上下料,由于工件在转炉加热过程中因加热膨胀导致位置有一定偏差,使得机械手上料经常出现套模不准而影响压淬,或者压偏出现废品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压淬自动上料装置,以实现工件在原先的机械手夹放定位精度不变的基础上,工件能够顺畅的套入压淬芯模,使得机械手上料稳定性提高,并减轻工人劳作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压淬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双出杆油缸、下模缸座、卸料架座、压淬下模和压淬芯模,所述的下模缸座与卸料架座均固定在床身上,所述的卸料架座位于床身的上方,所述的下模缸座位于床身的下方,所述的下模缸座套在双出杆油缸的外侧,所述的双出杆油缸与下模缸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淬下模位于卸料架座与压淬芯模之间,所述的压淬芯模位于压淬下模的上方,所述的双出杆油缸上设有缸杆,所述的缸杆的上端分别与压淬下模、压淬芯模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料装置还设有振荡器,所述的缸杆的下端设有固定接口,所述的振荡器与缸杆通过固定接口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淬芯模的外侧均匀的设有若干的花键,所述的花键上均设有倒角,所述的倒角位于花键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倒角的尺寸为10*20°。
进一步的,所述的倒角的尺寸为10*30°。
进一步的,所述的倒角的两侧设有磨棱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淬自动上料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淬自动上料装置,利用振荡器通过缸杆带动压淬芯模产生一定的震荡,使得工件在自身重力以及震动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够自行调整位置,并顺利滑落至预定位置,完成上料。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淬自动上料装置,将压淬芯模的花键的倒角加大,由常用的6*15°增加为10*20°或者10*30°,再对倒角的两侧进行手工磨棱,使花键顶端的导向加大,进而使工件被机械手套上压淬芯模后很容易顺着压淬芯模的导向完成对齿功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压淬芯模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压淬芯模俯视图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压淬芯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4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闭空气式双膜保温大棚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式雨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