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绝异味的塑料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7221.4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3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渠晟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08;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绝 异味 塑料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绝异味的塑料垃圾桶,包括桶身、漏斗和内桶,所述桶身的上表面连接有桶盖,且桶盖的中部下侧安装有红外线感测器,所述桶盖的前端内部安装有L形杆,且L形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踩块,所述漏斗位于桶身的上端内侧,且漏斗的下侧安装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下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外端上表面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内桶位于固定板的下端,所述桶身的前端后侧安装有支撑块,且桶身的中部后端连接有后盖,所述桶身的下端内部安装有收纳箱。该隔绝异味的塑料垃圾桶,便于隔绝再次打开垃圾盖垃圾桶内的异味,便于防止垃圾袋脱落,便于对垃圾袋进行放收纳和拿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绝异味的塑料垃圾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环境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塑料垃圾桶以塑料制得,轻便、可回收,用于装放垃圾,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使用,垃圾桶大多放置在厨房和卫生间内,垃圾在垃圾桶内滞留、不及时清理会产生异味,污染空气,影响人们的家居环境;
现有的隔绝异味的塑料垃圾桶,不便于隔绝再次打开垃圾盖垃圾桶内的异味,不便于防止垃圾袋脱落,不便于对垃圾袋进行收纳和拿取,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隔绝异味的塑料垃圾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绝异味的塑料垃圾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隔绝异味的塑料垃圾桶,不便于隔绝再次打开垃圾盖垃圾桶内的异味,不便于防止垃圾袋脱落,不便于对垃圾袋进行收纳和拿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绝异味的塑料垃圾桶,包括桶身、漏斗和内桶,所述桶身的上表面连接有桶盖,且桶盖的中部下侧安装有红外线感测器,所述桶盖的前端内部安装有L形杆,且L形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踩块,并且踩块的下端设置有弹簧,所述漏斗位于桶身的上端内侧,且漏斗的下侧安装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下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外端上表面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端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内侧设置有齿轮,所述内桶位于固定板的下端,且内桶的前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桶身的前端后侧安装有支撑块,且桶身的中部后端连接有后盖,并且后盖的右端设置有弹性卡块,所述桶身的下端内部安装有收纳箱,且收纳箱的中部后侧固定连接有推拉块。
优选的,所述桶身和L形杆均与桶盖铰接相连,且踩块与桶身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漏斗与桶身构成卡合结构,且漏斗的下端与环形块的内端贴合设置,并且环形块和固定板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环形块和连接板均与挡板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板与固定板构成转动结构,并且固定板与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和支撑块的下端分别与内桶和凹槽相贴合,且桶身和后盖的内直径长度尺寸均与内桶的外直径长度尺寸相等,并且后盖与桶身铰链连接,而且弹性卡块与桶身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纳箱与桶身卡合连接,且收纳箱和推拉块关于桶身对称设置,并且踩块和推拉块的后端凸出于桶身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隔绝异味的塑料垃圾桶,便于隔绝再次打开垃圾盖垃圾桶内的异味,便于防止垃圾袋脱落,便于对垃圾袋进行放收纳和拿取;
1.设置有桶身、桶盖、L形杆和踩块,桶身和L形杆均与桶盖铰接相连,踩块与桶身构成伸缩结构,通过桶盖便于对隔绝垃圾的异味,环形块和连接板均与挡板构成转动结构,连接板与固定板构成转动结构,固定板与齿轮啮合连接,再次打开桶盖,通过齿轮的闭合从而便于隔绝内桶内的异味;
2.设置有桶身、固定板、内桶和后盖,把垃圾袋的上端套在内桶的外侧,先将内桶放置桶身的内部,再将后盖通过弹性卡块与桶身连接,使得桶身、固定板、后盖和支撑块均与垃圾袋贴合,从而便于防止垃圾袋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渠晟塑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渠晟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7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