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麦克风成品检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7634.2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4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强满良;袁长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初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克风 成品 检测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麦克风成品检测工装,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工装端接插件、1#麦测试孔、2#麦测试孔、显示屏、1#麦检测指示灯、2#麦检测指示灯和单双麦模式切换开关;所述1#麦测试孔和2#麦测试孔内分别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下方通过固定槽支架设置有对射光电感应开关;所述1#麦测试孔和2#麦测试孔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隔音腔,隔音腔的底部设置有全频段扬声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工装端接插件、对射光电感应开关和单双麦模式切换开关的输出端,控制机构的输出端分别连接1#麦检测指示灯、2#麦检测指示灯和显示屏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的隔音腔,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麦克风成品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麦克风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麦克风成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入库存放,麦克风的检测是在生产车间内的检测台处进行检测,检测时通过扬声器发出正弦音频,麦克风采集扬声器发出的音频信号后,将麦克风采集的信号与扬声器发出的信号进行对比来判定麦克风是否合格。现有的检测工装隔音效果比较差,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麦克风测试的准确度比较低,无法准确测试麦克风的灵敏度和失真度。由于现有的检测工装只能输出波形,检测时需要根据波形去判断麦克风的指标,无法进行数据对比,容易造成临界范围内误判。为了提高麦克风检测的准确度,需要引入专业消声室对麦克风进行进行检测,麦克风生产完成后,讲麦克风拿到消声室内进行检测,工作效率低,并且引入专业消声室势必会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无法满足高效、低成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小巧的麦克风检测装置,能够降低外接干扰,提高测试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麦克风成品检测工装,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麦克风接插件的工装端接插件、用于测试1#麦克风的1#麦测试孔、用于测试2#麦克风的2#麦测试孔、用于显示测试信息的显示屏、用于指示1#麦检测信息的1#麦检测指示灯、用于指示2#麦检测信息的2#麦检测指示灯和用于切换测试模式的单双麦模式切换开关;所述1#麦测试孔和2#麦测试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麦克风位置的限位板,限位板的下方通过固定槽支架设置有用于启闭测试的柱形对射光电感应开关;所述1#麦测试孔和2#麦测试孔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隔音的隔音腔,隔音腔的底部设置有全频段扬声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检测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工装端接插件、对射光电感应开关和单双麦模式切换开关的输出端,控制机构的输出端分别连接1#麦检测指示灯、2#麦检测指示灯和显示屏的输入端。
上述麦克风成品检测工装,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当对射光电感应开关失效时用于开启测试的备用开始按钮和用于关闭测试的备用关闭按钮,备用开始按钮和备用关闭按钮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机构的输入端。
上述麦克风成品检测工装,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用于采集麦克风信号的麦克风接口电路、用于处理对射光电感应开关信号的光电模块、用于驱动扬声器的功放电路、用于驱动指示灯的双色灯控制电路以及用于处理检测信号的单片机,麦克风接口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工装端接插件上,光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对射感应开关的输出端,麦克风接口电路和光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功放电路和双色灯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功放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扬声器的输入端,双色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指示灯的输入端。
上述麦克风成品检测工装,所述1#麦检测指示灯和2#麦检测指示灯均为双色指示灯。
上述麦克风成品检测工装,所述隔音腔的内壁上贴设有吸音棉。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的隔音腔,降低了外界干扰以及内部因声音反弹造成的音压变化,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同时采用光电感应麦克风位置来实现测试的自动开始和关闭,提高了测试的自动化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初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初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76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