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双层钢丝模具及利用该模具生产的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8900.3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增义;赵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名气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35 | 分类号: | B29C48/335;B29C48/15;B29C48/09;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双层 钢丝 模具 利用 生产 软管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同步双层钢丝模具及利用该模具生产的软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双层软管操作繁琐、生产成本高,产品容易出现脱层现象的问题。该同步双层钢丝模具包括口模,口模的一端开有锥形槽,锥形槽的径向尺寸由外向内逐渐减小,锥形槽内设有形状与其适配的锥形套,锥形套的外壁与锥形槽的内壁之间形成锥形的第一进料腔;口模的中心位置开有圆柱形槽,圆柱型槽的中心线与锥形槽的中心线重合,圆柱形槽内设有芯轴,芯轴的外壁与圆柱形槽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合料腔,第一进料腔的末端与合料腔的起始端相连通;口模的另一端还设有进料口,口模的内部还设有与进料口相连通的环形进料槽,环形进料槽通过第二进料腔与合料腔相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同步双层钢丝模具及利用该模具生产的软管。
背景技术
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作输送各种不同的流体或作为保护层对电线电缆等设备进行保护,常见的软管通常由镀锌钢带、不锈钢带、PA、PE、PP等塑料材料制成。
现有技术常见的软管通常为单层结构,但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软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在某些特殊工况下,软管的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指标将直接决定软管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双层结构的软管,这种双层结构的软管由于内层和外层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例如内层为食品级材料,外层为耐磨性材料)形成的,在生产过程中只能先成型一层,然后再成型第二层,这种方式需要使用两套设备分两次进行成型,不仅操作繁琐、生产成本高,而且最终的产品由于内外层的先后成型往往会出现脱层现象,直接导致软管的废品率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步双层钢丝模具及利用该模具生产的软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双层软管操作繁琐、生产成本高,产品容易出现脱层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同步双层钢丝模具,包括口模,所述口模的一端开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径向尺寸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锥形槽内设有形状与其适配的锥形套,所述锥形套的外壁与锥形槽的内壁之间形成锥形的第一进料腔;
所述口模的中心位置开有圆柱形槽,所述圆柱形槽的中心线与所述锥形槽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圆柱形槽内设有芯轴,所述芯轴的外壁与圆柱形槽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合料腔,所述第一进料腔的末端与合料腔的起始端相连通;
所述口模的另一端还设有进料口,所述口模的内部还设有与进料口相连通的环形进料槽,所述环形进料槽通过第二进料腔与合料腔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圆柱形槽内设有形状与其适配的小口模,所述芯轴伸入所述小口模内,所述环形进料槽开设于所述小口模的外壁上;
所述小口模与口模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进料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小口模的外端开有锥形的出管槽,所述出管槽的径向尺寸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合料腔的末端与出管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软管,包括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内嵌入有弹簧钢丝,所述双层结构为不同材质并一次成型。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双层钢丝模具利用锥形套的外壁与锥形槽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一进料腔将第一种材质输送进去,同时通过口模另一端的进料口、环形进料槽和第二进料腔将第二种材质输送进去,在合料腔内,两种材质内外结合从而形成双层结构的软管,由于这种软管的双层结构是同步一体成型的,因此不会出现脱层的现象,废品率极低。而且可以根据厂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质进行生产,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例如,对于食品级的软管,内层需选用符合食品标准的材质,对于输送有腐蚀性流体的情况,内层需选用耐腐蚀的材质。
利用口模、小口模和芯轴的组合结构可以实现整个模具的拆装,能够根据不同参数的需要选用不同尺寸的部件,大大降低生产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名气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名气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8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