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稻米蒸煮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9947.1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2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寿;王超;陈守斌;唐本栋;邓章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3519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米 蒸煮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米蒸煮釜,目的是解决现有稻米蒸煮工艺导致稻米结团影响后续处理效率以及蒸后冷却过程存在营养流失及微生物污染风险等技术问题。该蒸煮釜包括顶部设有密封盖的釜体,釜体侧壁处开设有若干与釜体外壁注水调温夹套相连通的蒸汽孔。釜体底部还固定有若干底部设有振动器的定位脚套。定位脚套用于定位活动设置于釜体内、铺放待加工稻米的多次蒸架。本实用新型采用可釜体配合调温夹套,将稻米的蒸煮和冷却处理与外部环境隔离,有利于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并通过气体换热方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蒸后稻米的营养成分。同时,在稻米蒸煮和冷却过程中,通过振动方式使稻米保持分散状态,从而避免了蒸煮后稻米结团,便于后续处理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稻米蒸煮釜。
背景技术
米制品加工工艺中,通常需将稻米蒸煮熟化后,方可进行后续加工。目前,仍采用传统蒸煮方法,将稻米上笼蒸煮;出锅后冷水浇淋降温。稻米在蒸笼内熟化过程中,体积膨胀,使其相互挤压,加之米粒中淀粉糊化作用,便形成了较为紧实的结团。在进行后续加工处理前,须将这些结团进行破碎,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再者,通过蒸汽加热至熟的稻米,香气浓郁;但经冷水浇淋后,稻米营养成分流失,香气减弱,而较大的湿度也使微生物污染风险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稻米蒸煮釜,解决了现有稻米蒸煮工艺导致稻米结团影响后续处理效率以及蒸后冷却过程存在营养流失及微生物污染风险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稻米蒸煮釜,包括:
釜体,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密封盖、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底部设有排水孔;
调温夹套,罩设于釜体外壁外侧,其夹层内铺设有温控元件,其外壁处开设有注水孔、并固定有与温控元件相连接的温控装置;
若干蒸汽孔,规则开设于靠近釜体顶部的釜体内壁处,与调温夹套连通;
若干定位脚套,规则固定于釜体底部;
振动器,贯穿釜体底部,其振动端固定于定位脚套底部;
多层蒸架,由外部吊装或升举机构带动,活动设置于釜体内,其底脚嵌于定位脚套中、与振动器振动端相接触。
进一步地,密封盖处设有排气阀。
进一步地,多层蒸架包括:
架体,由外框和垂直固定于外框内部的若干水平担架构成;
若干蒸篦,活动担设于水平担架上。
进一步地,蒸篦的篦面为细网状,且具有外沿挡板。
进一步地,蒸篦外沿挡板底部设有与水平担架相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地,振动器采用气动振动器。
进一步地,多层蒸架采用食用级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密封的釜体配合调温夹套将稻米的蒸煮和冷却处理与外部环境隔离,有利于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
2. 本实用新型采用注水的调温夹套,可在加热过程中产生蒸汽,模拟传统工艺;而在冷却过程中,使稻米仅与釜体内气体接触,从而最大的保持了蒸后稻米的营养成分。
3. 本实用新型通过釜体底部设有振动器的定位套脚,使多层蒸架及铺放其中的稻米在蒸煮和冷却处理过程中发生多次振动。一方面,有利于稻米充分与釜内气氛接触以加速熟化或冷却;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稻米结团,以便于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9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废垃圾筛选进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液体管道阻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