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分子材料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1136.5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6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32B15/18 | 分类号: | B32B15/18;B32B15/20;B32B15/04;B32B15/06;B32B25/12;B32B7/12;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范万兴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分子材料 复合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高分子材料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本体,所述复合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高强度层,所述高强度层的表面设置有防腐蚀层,所述高强度层包括铸铁材料层,所述铸铁材料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铝材料层,所述铝材料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钢材料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强度层、铸铁材料层、铝材料层、钢材料层、防腐蚀层、天然橡胶层、环氧树脂涂料层和聚氨基甲酸酯漆层相互配合,达到了增加复合板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优点,使复合板在受到撞击时,能够有效的增加复合板的强度,防止复合板出现撞击损坏,延长了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防止复合板长期使用出现腐蚀损坏,延长了复合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高分子材料复合板。
背景技术
复合板一般分为:金属复合板,木材复合板,彩钢复合板,岩棉复合板等等,复合板具有不同功能的不同材料分层构成的板,例如屋面用的混凝土、泡沫隔热层及表面防水层的三合一板,夹芯板也是复合板的一种。
建筑墙体在施工时,需要用到新型高分子材料复合板,目前现有的复合板有以下缺点:现有的复合板强度较差,导致复合板在受到撞击时,容易出现损坏,缩短了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导致复合板在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腐蚀损坏,缩短了复合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高分子材料复合板,具备增加复合板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复合板强度较差,导致复合板在受到撞击时,容易出现损坏,同时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导致复合板在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腐蚀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高分子材料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本体,所述复合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高强度层,所述高强度层的表面设置有防腐蚀层;
所述高强度层包括铸铁材料层,所述铸铁材料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铝材料层,所述铝材料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钢材料层;
所述防腐蚀层包括天然橡胶层,所述天然橡胶层的表面涂覆有环氧树脂涂料层,所述环氧树脂涂料层的表面涂覆有聚氨基甲酸酯漆层。
优选的,所述铸铁材料层的内壁与复合板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铸铁材料层、铝材料层和钢材料层的厚度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天然橡胶层的内壁与钢材料层的表面粘合连接,所述天然橡胶层、环氧树脂涂料层和聚氨基甲酸酯漆层的厚度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复合板本体的厚度分别大于高强度层和防腐蚀层的厚度,所述高强度层的内壁位于复合板本体的表面,所述防腐蚀层的内壁位于高强度层的表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高分子材料复合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强度层、铸铁材料层、铝材料层、钢材料层、防腐蚀层、天然橡胶层、环氧树脂涂料层和聚氨基甲酸酯漆层相互配合,达到了增加复合板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优点,使复合板在受到撞击时,能够有效的增加复合板的强度,防止复合板出现撞击损坏,延长了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防止复合板长期使用出现腐蚀损坏,延长了复合板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强度层,起到增加复合板本体强度的作用,解决了复合板本体强度较差,导致复合板本体在受到撞击时,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增加复合板本体的强度,防止复合板本体出现撞击损坏,延长了复合板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腐蚀层,起到增加复合板本体耐腐蚀性能的作用,解决了复合板本体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导致复合板本体在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腐蚀损坏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增加复合板本体的耐腐蚀性能,防止复合板本体长期使用出现腐蚀损坏,延长了复合板本体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未经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1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气净化回收载荷试验焦炉
- 下一篇:一种基于STM32的路灯自动监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