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井用缓冲装置及浇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1149.2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8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双华;李斌;王润;徐士超;张娟国;侯晓斌;孟宪磊;陈磊;贾涛;王兰普;吕风英;孔张宇;石艳龙;孔德轩;贾晋;刘林元;高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河北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于妙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井 缓冲 装置 浇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竖井用缓冲装置及浇筑系统,竖井用缓冲装置插接在溜管底部,其包括:管体本体,具有输送物料的流通通道;至少一个缓冲件,缓冲件固定设置在管体本体内部,任一缓冲件具有朝向溜管一侧承接物料的承接平面,以及供承接平面上的物料流出的流通口;任一承接平面沿垂直于物料的流通方向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流通通道,缓冲件由承接平面向流通口方向逐渐远离溜管方向延伸。混凝土骨料下落时,首先经由缓冲件的缓冲,通过承接平面的承接,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骨料的下落速度,减少仓面的受损和磨损,而后,混凝土骨料将流通口流出,有效减少更换频率,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竖井用缓冲装置及浇筑系统。
背景技术
竖井是洞壁直立的井状管道,实际是一种坍陷漏斗。在平面轮廓上呈方形、长条状或不规则圆形。井壁陡峭,近乎直立。竖井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取水、引水、通排风、溜渣、补气,竖井施工具有占地面积小、对周边施工干扰少等特点。
现有依据竖井结构特点,常常采用滑膜工工艺进行混凝土浇筑,其中混凝土的入仓方式因其所在地形的因素等问题,因而混凝土常需要依据使用地理环境采用沿垂直运输的方式,当垂直落差过大时,混凝土在依靠自身重力从上至下的下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骨料分离现象。工程施工过程中需专门采用其它措施来避免骨料分离现象的发生。通常来说,从上至下的垂直运输一般采用溜管或溜槽,利用混凝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溜。根据实际工程经验,溜管、溜槽一般适用于垂直落差不大于80m的情况。混凝土高落差垂直运输中,常使用溜管进行垂直运输入仓,根据DLT 5407-2009《水电水利工程斜井竖井施工规范》条文说明,竖井衬砌9.1.4 条规定采用溜管输送混凝土,常用My-BOX缓冲器,间距控制在10m~15m,虽然使用缓冲器降低混凝土下料速度,但是,实际使用时骨料对溜管或溜槽的冲击力仍然比较大,造成溜管或溜槽磨损,导致更换频率变高,增加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缓冲器的设置,混凝土骨料在下落过程中,容易对溜槽或溜管的仓面仍具有较大冲击,造成仓面受损和磨损,导致溜槽或溜管更换频率,施工成本增大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竖井用缓冲装置,插接在溜管底部,包括:
管体本体,具有输送物料的流通通道;
至少一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管体本体内部,任一所述缓冲件具有朝向溜管一侧承接所述物料的承接平面,以及供承接平面上的所述物料流出的流通口;任一所述承接平面沿垂直于所述物料的流通方向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流通通道,所述缓冲件由所述承接平面向所述流通口方向逐渐远离所述溜管方向延伸。
可选地,上述的竖井用缓冲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缓冲件,相邻的所述缓冲件交错设置;所有所述缓冲件沿垂直于所述流通方向的共同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流通通道。
可选地,上述的竖井用缓冲装置,具有靠近所述溜管一侧的第一缓冲件,和远离所述溜管一侧的第二缓冲件,所述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的第一承接平面相交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第二承接平面。
可选地,上述的竖井用缓冲装置,所述承接平面呈舌形结构。
可选地,上述的竖井用缓冲装置,所述承接平面与所述管体本体的径向方向呈20度夹角设置。
可选地,上述的竖井用缓冲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以固定管体本体,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管体本体的外侧壁面,
连接绳,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另一端与所述溜管固定设置。
一种浇筑系统,包括:
溜管,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所述物料由所述物料进口向所述物料出口一侧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河北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河北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1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资源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