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头皮取皮术后局部气压加压式包扎固定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1164.7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3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贺婷婷;吴巍巍;孙轩祎;黄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12 | 分类号: | A61F13/1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皮 术后 局部 气压 加压 包扎 固定 头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皮取皮术后局部气压加压式包扎固定头套,包括套头本体、弹性固定带、柔性气囊、压力表、调气阀门和充气球;套头本体的面部边缘固定有弹性固定带,弹性固定带设有耳部镂空区,且弹性固定带的下颌部设有用于调节松紧的调节组件;套头本体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共同构成用于容纳柔性气囊的空腔,空腔在颈部处设有一个用于取放柔性气囊的开口,外层上分布有若干个观察孔,内层接触头皮的一侧为医用纱布;柔性气囊、压力表、调气阀门和充气球通过充气管路依次连通。柔性气囊充气后对患者头部产生压力,从而对术后伤口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避免头皮渗血,同时该头套具有穿戴方便、不易脱落、对头部的包扎省时省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头皮取皮术后局部气压加压式包扎固定头套。
背景技术
烧伤患者大多数要行植皮手术,而植皮手术取皮的最佳部位为头皮。根据烧伤面积的大小而决定取皮植皮的次数,小面积烧伤需要取头皮一次至两次,而大面积烧伤甚至需要取头皮十余次。由于头部的特殊解剖位置,头皮取皮后的包扎固定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大问题,现临床上常用纱布与加压绷带一同缠绕固定,其缺点是:1.医护人员缠绕包扎费时费力;2.无法合理控制缠绕压力,缠绕过松患者活动时容易脱落,同时无法起到加压的作用,引起头皮渗血,而缠绕过紧患者舒适度差,同时额头部位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3.包扎的过程中为了不脱落,患者耳部常常被包扎在内部,舒适度差;4.根据患者术后天数,对头部需要加压的压力不同,而传统的包扎方法无法随时、准确可控地改变包扎压力的大小,不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临床上采用纱布与加压绷带包扎固定头部术后伤口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头皮取皮术后局部气压加压式包扎固定头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头皮取皮术后局部气压加压式包扎固定头套,包括套头本体、弹性固定带、柔性气囊、压力表、调气阀门和充气球;
所述套头本体的面部边缘固定有所述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设有耳部镂空区,且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下颌部设有用于调节松紧的调节组件;
所述套头本体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共同构成用于容纳所述柔性气囊的空腔,所述空腔在颈部处设有一个用于取放所述柔性气囊的开口,所述外层上分布有若干个观察孔,所述内层接触头皮的一侧为医用纱布;
所述柔性气囊、所述压力表、所述调气阀门和所述充气球通过充气管路依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穿戴方便,不易脱落,使医护人员对患者头部的包扎省时省力;
(2)通过调气阀门可以控制柔性气囊的充放气,通过压力表可实时观察柔性气囊内的压力,柔性气囊充气后对患者头部产生压力,从而对术后伤口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避免头皮渗血,同时由于柔性气囊对头部产生的压力是可控的,对头部的包扎不会过松或者过紧,因此兼顾了压迫止血与患者舒适度的需求;
(3)弹性固定带上设有耳部镂空区,在佩戴时,患者的耳部通过耳部镂空区露于头套外部,并不会被包扎在头套的内部,因此佩戴头套时的舒适度更佳;
(4)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术后天数可以通过压力表和调气阀门随时调整头套对患者头部施加的压力,而不必重新缠绕包扎头部,更加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5)套头本体的外层上分布有若干个观察孔,医护人员通过观察孔可以看见伤口有无出血,方便医护人员的观察与护理,同时观察孔增加了头套的透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1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包装盒喷码机
- 下一篇:一种垃圾中转站恶臭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