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空心杯电机取代传统继电器结构的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1749.9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6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微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43 | 分类号: | H01H71/43 |
代理公司: | 深圳大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9 | 代理人: | 蔡卫娟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电机 取代 传统 继电器 结构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空心杯电机取代传统继电器结构的断路器,包括外壳,外壳内前端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放置有零序互感器,且外壳上端位于安装槽的后方右侧设置有漏电电机槽,漏电电机槽内安装有漏电电机,漏电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蜗杆一,且蜗杆一啮合连接有齿轮一,齿轮一通过转轴与外壳上端面转动连接,齿轮一上端安装有凸块,所述齿轮一的后侧设置有旋转条,旋转条通过转动转动连接外壳。本实用新型中零序互感器检测到电流以后,通过放大电路直接驱动漏电电机,以达到分断目的,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且体积小,扭矩大,且漏电电机可安装在重合闸的结构当中,给线路板留下的更多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具体是一种用空心杯电机取代传统继电器结构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断路器的漏电检测工作是由零序互感器感应到电流以后,通过放大电路驱动继电器闭合,再驱动电磁线圈的磁头,顶开断路器,以达到漏电保护的目的。传统的这种结构需要由继电器、电磁线圈等配件组成,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空心杯电机取代传统继电器结构的断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空心杯电机取代传统继电器结构的断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空心杯电机取代传统继电器结构的断路器,包括外壳、安装槽、零序互感器、齿轮一、旋转条、齿轮二、齿轮三、齿轮四、齿轮五、半齿轮,所述外壳内前端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放置有零序互感器,且外壳上端位于安装槽的后方右侧设置有漏电电机槽,漏电电机槽内安装有漏电电机,漏电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蜗杆一,且蜗杆一啮合连接有齿轮一,齿轮一通过转轴与外壳上端面转动连接,齿轮一上端安装有凸块,所述齿轮一的后侧设置有旋转条,旋转条通过转动转动连接外壳;
所述外壳上端在漏电电机槽的左侧设置有重合闸电机槽,重合闸电机槽内安装有重合闸电机,重合闸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蜗杆二,蜗杆二啮合连接齿轮二,齿轮二啮合连接齿轮三,齿轮三啮合连接齿轮四,齿轮四啮合连接齿轮五,齿轮五啮合连接半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二、齿轮三、齿轮四、齿轮五、半齿轮均通过转轴与外壳上端面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齿轮的侧面设置有扇形齿牙,扇形齿牙与齿轮五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上端位于半齿轮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复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上端边缘位置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包括但不限于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零序互感器输出端连接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漏电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零序互感器检测到电流以后,通过放大电路直接驱动漏电电机,以达到分断目的,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且体积小,扭矩大,且漏电电机可安装在重合闸的结构当中,给线路板留下的更多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空心杯电机取代传统继电器结构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安装槽;3-零序互感器;4-固定孔;5-漏电电机槽;6-漏电电机;7-蜗杆一;8-齿轮一;9-凸块;10-旋转条;11-重合闸电机槽;12-重合闸电机;13-蜗杆二;14-齿轮二;15-齿轮三;16-齿轮四;17-齿轮五;18-半齿轮;19-扇形齿牙;2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微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微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17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