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1769.6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6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岛缝纫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57/28 | 分类号: | D05B57/28;D05B5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缝纫机 底线 绕线筒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包括外筒、安装在所述外筒内部的内筒和两个挡板,所述内筒的底部与另一个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内筒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外筒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所述第二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槽;通过在外筒的外侧设有一个夹线件,可将纺织线的一端夹紧在两个夹紧块内,通过两个夹紧块对纺织线进行夹紧固定,接着通过两个夹紧块内的粘性条对纺织线进行二次固定,使得纺织线可自动固定在外筒的外壁上,然后直接进行绕线作业,使得工作人员不用手动进行纺织线的固定,先缠绕几圈后,才能进行自动绕线作业,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纺织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随着社会的进步,纺织器械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人性化,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实际使用的需求,还满足了一定的精神享受,作为绕线筒,是纺织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器件,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绕线筒(授权公告号为CN203512991U),该专利技术通过在绕线筒表面设有圆孔,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同时通过设置压紧板和细螺纹槽,增加外筒表面粗糙度,防止在开始绕线过程中出现滑动现象,但是该专利在进行绕线时,需要人工人工手动先缠绕几圈,从而将纺织线固定安装在绕线筒上,然后进行自动绕线,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底线绕线筒,包括外筒、安装在所述外筒内部的内筒和两个挡板,所述外筒的顶部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内筒的底部与另一个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内筒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位于所述第二螺纹的上方,所述外筒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所述第二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外筒通过所述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内筒螺纹固定;所述外筒的外侧壁上设有夹线件,所述夹线件包括转轴、夹杆和紧固螺栓,所述夹杆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夹杆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外筒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外筒的一侧,所述夹杆与所述外筒相对一侧均可拆卸连接有夹紧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夹紧块相对一侧分别粘接固定有粘性条和光滑板,所述粘性条安装在所述夹杆的下方,所述光滑板粘接在所述外筒的外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性条与所述光滑板相对一侧均设置为锯齿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部贯穿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筒上的外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挡板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外筒、所述内筒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挡板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杆的底部开设有燕尾槽,所述夹紧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燕尾滑块,所述夹紧块通过所述燕尾滑块、所述燕尾槽与所述夹杆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岛缝纫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岛缝纫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1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