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引流管及胸腔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2046.8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0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陈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友好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及胸腔引流装置,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部、第二管部和第三管部,所述第一管部的内腔、所述第二管部的内腔和所述第三管部的内腔连通形成引流腔,所述第一管部的端口设有外螺纹管段,所述外螺纹管段用于与引流瓶螺接,所述第二管部的侧壁开设有取样口。胸腔引流装置包括上述的胸腔引流管,还包括引流瓶,所述第一管部的所述外螺纹管段与所述引流瓶螺接。本实用新型在胸腔引流管的第二管部开设取样口,方便对胸水进行取样;在第一管部的端口处设置外螺纹管段,外螺纹管段能够与引流瓶螺接,当患者需要短时外出时,将外螺纹管段从引流瓶上旋拧下来,即可实现引流管与引流瓶的快速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及胸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引流装置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胸、血胸、胸腔积液及手术后的胸腔闭式引流,临床上应用广泛。
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和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位于患者的胸腔内,另一端连接引流瓶,以将患者胸腔内的积液或积气引流至引流瓶内。
一般胸腔积液患者都需要留取胸水标本送检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病原学等检查,以明确胸水性质,帮助判断胸腔积液原因。初次放置胸腔引流管时,胸水标本留取比较方便,但临床上经常需要对经过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多次留取胸水标本,复查各项指标,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目前的胸腔引流装置在反复留取标本时,需要将胸引管中间段的接口人为打开,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增加感染风险。同时,因为现有技术中的引流管与引流瓶不易分离,导致当胸腔积液患者需要暂时外出检查时还需要携带引流瓶,给患者及临床医师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及胸腔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胸腔引流管与引流瓶不便分离、对胸水取样时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部、第二管部和第三管部,所述第一管部的内腔、所述第二管部的内腔和所述第三管部的内腔连通形成引流腔,所述第一管部的端口设有外螺纹管段,所述外螺纹管段用于与引流瓶螺接,所述第二管部的侧壁开设有取样口。
其中,所述第三管部的端部设有引流端。
其中,所述取样口处螺接有可来福接头。
其中,所述取样口处螺接有螺帽。
其中,所述第一管部的所述外螺纹管段上设有防护帽,所述防护帽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外螺纹管段螺接。
其中,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三管部均为软管,所述第二管部为硬质管,所述第一管部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管部的一端,所述第三管部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管部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外螺纹管段为硬质管,所述第一管部远离所述第二管部的端口套设在所述外螺纹管段上。
其中,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三管部均为橡胶软管。
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上述的胸腔引流管,还包括引流瓶,所述第一管部的所述外螺纹管段与所述引流瓶螺接。
其中,所述引流瓶为三腔胸引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胸腔引流管及胸腔引流装置,具有如下优势:
(1)在胸腔引流管的第二管部开设取样口,方便对胸水进行取样;
(2)在第一管部的端口处设置外螺纹管段,外螺纹管段能够与引流瓶螺接;当患者需要短时外出时,将外螺纹管段从引流瓶上旋拧下来,即可实现引流管与引流瓶的快速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胸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友好医院,未经中日友好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2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弹簧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故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