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湿透气的亲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2311.2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1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孙灿;林剑锋;胡国洪;聂汉宾;葛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阳超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B32B27/12;B32B7/12;B32B9/02;B32B9/04;B32B33/00;D06N3/14;D03D1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林丽英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透气 亲水性 聚氨酯 纤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湿透气的亲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包括疏水层、面层、粘结层和超细纤维底胚,所述超细纤维底胚的表面通过粘结层与面层粘结形成为一体,且超细纤维底胚由经纱和纬纱三维立体编织而成,所述面层的表面涂覆有疏水层,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外部包裹有蚕丝纱线。该吸湿透气的亲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采用亲水基因聚氨酯树脂作为面层PU膜,亲水树脂基因CH2CH2O容易与水蒸气分子形成氢链,更容易穿过微孔,从而达到吸湿透气的效果、粘结层为微孔结构,能让空气从微孔中穿过,加强超细纤维的吸湿透气,在不影响吸湿透气效果的前提下,在表面做一些泼水处理,阻止使用环境中的水分通过微孔进入材料中,提高了超细纤维的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细纤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湿透气的亲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
背景技术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超细纤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鞋材的应用上,消费者对于常规贴面的超细纤维透气性差的投诉越来越多,我们知道,超细纤维的生产过程中,传统的面层和粘合层所生产的产品,透气性能很差,一般来说,超细纤维面层树脂选用的是油性的PU树脂,这样的树脂成膜性能优异,物性强度好,但是透气性很差,由于受这类材料的影响,超细纤维基材原有的优秀吸湿透气性能,发挥不出优势,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透气的亲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超细纤维的吸湿透气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湿透气的亲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包括疏水层、面层、粘结层和超细纤维底胚,所述超细纤维底胚的表面通过粘结层与面层粘结形成为一体,且超细纤维底胚由经纱和纬纱三维立体编织而成,所述面层的表面涂覆有疏水层,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外部包裹有蚕丝纱线。
进一步的,所述疏水层为纳米涂层,且具体由“氟化聚氨酯弹性体”和“F-POSS”的特殊疏水分子混合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由亲水聚氨酯与PU油性树脂组成,且两者的比例为 20:80。
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层具体为发泡天然胶乳,其粘结层内部添加有松香增黏剂。
进一步的,所述蚕丝纱线经钙盐微溶解后制成,且经纱和纬纱与蚕丝纱线的比例均为50: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吸湿透气的亲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采用亲水基因聚氨酯树脂作为面层PU膜,亲水树脂基因CH2CH2O 容易与水蒸气分子形成氢链,亲水性树脂软段分子质量不同,更容易穿过微孔,从而达到吸湿透气的效果,同时,粘结层为微孔结构,能让空气从微孔中穿过,能够进一步加强超细纤维的吸湿透气,而超细纤维的纱线中融合有蚕丝纤维,蚕丝纤维经过钙盐微溶解后,内部会产生微孔穴,这样使得超细纤维自身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能,这样超细纤维配和亲水基因聚氨酯使得整体具有优异的吸湿透气性能;
亲水基因聚氨酯树脂作为面层的表面涂覆有疏水层,这样在不影响吸湿透气效果的前提下,在表面做一些泼水处理,阻止使用环境中的水分通过微孔进入材料中,进一步提高了超细纤维的功能性;
本装置通过改变传统的贴面生产工艺,在保证吸湿透气物性的同时,很好的解决了市场上常规超细纤维不透气,使得更贴近真皮的效果,这样使得超细纤维制成的鞋子穿久了不会出现脚汗臭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能够开发出更多有真皮效果的新产品,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细纤维底胚结构示意图;
图中:1、疏水层,2、面层,3、粘结层,4、超细纤维底胚,5、经纱, 6、纬纱,7、蚕丝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阳超纤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阳超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23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填料函拆卸工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两端防护结构的振动给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