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闭空间减震降噪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4449.6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5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岗;左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2 | 分类号: | G10K11/162;G10K11/168;G10K11/17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空间 减震 复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密闭空间减震降噪复合结构,密闭空间减震降噪复合结构组件包括石膏罩体和铝制真空夹层罩体。石膏罩体通孔吸收大部分声波进入罩体内,使铝制真空夹层罩体中的空腔和材料的细小纤维的振动,将声能变为热能吸收和耗散掉。石膏罩体内部分子的变形将声波的声能转换成铝蜂窝芯材料内部分子的内能,进而又耗散一部分声能。铝罩体上的开孔为正六边形孔结构使得声波在蜂窝孔格内不断的反射、透射,增加了反射界面,提高了隔声能力。通过密闭空间减震降噪复合结构对低频段和高频段噪声进行两次降噪,使得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噪声抑制效果,保证了海洋平台密闭空间室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降噪结构,尤其涉及海洋模块密闭空间内部舾装谐振减震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密闭空间噪声的消除主要是通过空间降噪和主动降噪方法实现,空间降噪使得密闭空间远离噪声源。这种降噪方式需要根据噪声源的远近进行调节。主动降噪方式通过产生和噪声源幅值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声波进行降噪。这种方式需要对噪声源的噪声频率进行采集,信号处理,并通过控制器驱动扬声装置产生反向声波降噪。操作难度大,降噪范围小,而且对低频段噪声降噪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轻便有韧性、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适应性强,对高频段和低频段噪声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提高了密闭空间模块内部舒适度的密闭空间减震降噪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密闭空间减震降噪复合结构,包括底座,在所述的底座的中间固定有环柱形支撑体,在位于支撑体外侧的底座上开有安装定位孔,在支撑体的内壁的上部和底部沿支撑体的圆周方向分别开有上部环形凹槽和下部环形凹槽,在所述的底座的内壁的圆周方向开有一个底壁环形凹槽,一个石膏罩体下部插入上部环形凹槽且底壁支撑设置在上部环形凹槽的底壁上,所述的石膏罩体下部外壁与上部环形凹槽侧壁贴合设置并且彼此之间粘接固定,在所述的石膏罩体上开有多个通孔;
一个铝罩体下部插入下部环形凹槽且底壁支撑设置在下部环形凹槽的底壁上,所述的铝罩体下部外壁与下部环形凹槽侧壁贴合设置并且彼此粘接固定,所述的铝罩体设置在石膏罩体内且两者间隔设置,在所述的铝罩体上开有多个孔;
铝制真空夹层罩体安装在铝罩体内部且下部插入底壁环形凹槽设置并且彼此粘接固定,所述的铝制真空夹层罩体的顶部与铝罩体内壁中间粘接固定,所述的铝制真空夹层罩体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内外两层铝制壳体,内层铝制壳体和外层铝制壳体之间焊接连接有多个声桥焊接,在内外两层铝制壳体的底部之间粘接固定有密封圈使得内外两层铝制壳体封闭形成密闭空间,在所述的密闭空间内设置有吸气剂和润滑油,在所述的密封圈上开有排气口,在所述的排气口上封堵有密封胶;
多个龙骨设置在铝制真空夹层罩体和底座之间,所述的多个龙骨的一端与铝制真空夹层罩体粘接固定并且另一端与底座使用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对海洋平台大型舾装设备发出的低频段和高频段噪声进行两次降噪,使得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噪声抑制效果。材料还具有很好的柔韧度和强度,质地轻盈。占用空间小,适用性强,可以使用不同大小的密闭空间。外观简洁,适合海洋模块内部使用;保证了海洋平台密闭空间室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空间减震降噪复合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结构中铝制真空夹层板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结构中石膏罩体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4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