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间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5735.4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7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安琦;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7/00 | 分类号: | E04B7/00;E04B7/14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张玲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弦支钢 混凝土 组合 楼盖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间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属于建筑物楼盖建造领域,其索杆体系呈三维立体空间布置,且其撑杆、拉索布置简洁,具有空间传力特征,跨越能力较强。该空间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混凝土盖板、钢梁网格和索杆支撑组件,钢梁网格贴合并固定连接于混凝土盖板的底面,索杆支撑组件包括撑杆、矩形环向索和斜向索;矩形环向索设为多圈,多圈矩形环向索共平面且同心设置;撑杆的顶端连接于钢梁网格的节点,底端连接于矩形环向索的顶点;斜向索包括第一斜向索和第二斜向索,第一斜向索连接于相邻两圈矩形环向索的相对顶点处设置的两根撑杆之间,第二斜向索连接于位于最外圈的撑杆与靠近该撑杆的钢梁网格顶点之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楼盖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公共建筑得到了大规模建设,同时也对大跨度楼盖结构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有的大跨度楼盖结构形式较少,主要包括传统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盖、钢-混凝土组合楼盖、钢网架-混凝土板组合楼盖,以及新型的空腹网格楼盖和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
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合了混凝土楼盖、钢梁、撑杆及拉索,属于复合结构,实现了“刚柔并济”,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受压强度高、钢材及拉索材料受拉强度高的优势,可以较大程度上减小结构自重,具有较高的结构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仅有单向弦支楼盖结构这一种形式,单向弦支楼盖结构主要承载单元为平面结构体系,索杆体系布置较为单一,且易发生面外变形,为防止索杆体系面外变形,往往需要布置面外稳定拉索,使得撑杆、拉索布置较多。
因而,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洁且呈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体系的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如何提高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结构效率及跨越能力,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现有平面结构体系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索杆体系易发生面外变形且撑杆拉索布置繁琐的不足,提出一种空间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其索杆体系呈三维立体空间布置,不会发生平面结构体系中的面外变形情况,且其撑杆、拉索布置简洁,具有空间传力特征,跨越能力较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空间弦支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混凝土盖板、钢梁网格和索杆支撑组件,所述钢梁网格贴合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混凝土盖板的底面,所述索杆支撑组件包括垂直于所述混凝土盖板底面设置的撑杆,平行于所述混凝土盖板底面设置的矩形环向索,以及与所述混凝土盖板底面呈角度设置的斜向索;所述矩形环向索设为多圈,多圈所述矩形环向索共平面且同心设置,所述矩形环向索与所述混凝土盖板底面共轴线设置;所述撑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钢梁网格的节点,所述撑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矩形环向索的顶点,且每圈所述矩形环向索的每个顶点处均设有一根所述撑杆;所述斜向索包括第一斜向索和第二斜向索;所述第一斜向索连接于相邻两圈所述矩形环向索的相对顶点处设置的两根所述撑杆之间,所述第一斜向索的一端连接于位于内圈的所述撑杆的底端,另一端连接于位于外圈的所述撑杆的顶端;所述第二斜向索的一端连接于位于最外圈的所述撑杆的底端,另一端连接于靠近该撑杆的所述钢梁网格顶点处的节点上。
作为优选,所述撑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顶端安装有可相对于所述杆体顶端万向转动的万向转向件,所述万向转向件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钢梁网格的节点,所述杆体底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矩形环向索的索夹,所述万向转向件和索夹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斜向索的第一耳板。
作为优选,所述杆体的顶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呈大于半球的球缺状;所述万向转向件包括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钢梁网格节点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具有与所述连接头形状相匹配的球窝,所述球窝的开口向下;所述杆体的连接头套设于所述球窝内,所述杆体剩余部分从所述球窝的开口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5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生化分解提取中药成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棒材高压水除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