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十字形漂尾的发光体浮漂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6248.X | 申请日: | 201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9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大友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316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十字形 发光体 浮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十字形漂尾的发光体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漂脚,漂尾上涂有间隔分布的不同颜色的漂目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由两块或多块片状的漂片连接而成,且相邻两块漂片呈十字交叉状排列并与漂身同轴安装,所述相邻两块漂片的连接处安装有发光体,所述的发光体与安装于漂身内的电池通过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让垂钓者全方位很清楚的看清浮漂动作并及时收杆,大大提高垂钓者渔获,且能有效防止垂钓者在过久观察浮漂动作后产生的眩目与模糊感,特别适合在漆黑夜晚的垂钓,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受水流、风吹等外在因素影响时,其稳定性更佳,灵敏度更高。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具体为一种碳纤维十字形漂尾的发光体浮漂。
背景技术
浮漂是钓鱼时所需的必备工具之一。在钓鱼的过程中,钓鱼者一般只能根据浮漂漂尾的上下波动情况来判断鱼咬鱼钩上饵料的情况,浮漂在钓鱼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钓鱼的过程中,当鱼咬住鱼饵或钓钩后,鱼运动时,会通过鱼线牵动浮在水面的漂尾产生适当的下沉或上浮动作,钓鱼者就是通过浮漂漂尾的此下沉或上浮动作从而判断是否有鱼咬钩,漂尾是钓鱼者的第二只眼,因此,能否清楚的观察到浮漂的下沉或上浮动作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能清楚观察浮漂动作,普通浮标都是在漂尾(浮于水中时处于上面的一截)交替涂有不同颜色的漂目,通过浮于水面上的漂尾部分的颜色改变来判断浮漂下沉或上浮动作。此种浮漂虽然能从一度程度上通过浮漂动作了解鱼咬钩情况,但当阴雨天光线较暗,或者是夜钓时,垂钓者很难看清浮漂动作甚至完全看不到浮漂动作,为此,有人发明了夜光浮漂,其是在浮漂内安装微型电池,漂尾内安装通电发光体,使用时接通电源后漂尾发光,便于垂钓者观察浮漂动作,但此种夜光浮漂采用普通的圆柱形漂尾,一是仍存在视觉盲区,效果仍不是特别理想,二是该种浮漂的漂尾为通体发光,整个漂尾为发光源,垂钓者在紧盯漂尾过久后易产生眩目与模糊感(特别是在没有外部光源的漆黑夜晚),从而严重影响垂钓者观察浮漂的细微动作,三是漂尾纤细,受水流、风吹等因素影响,在水体中的稳定性较差,易左右摆动从而影响灵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十字形漂尾的发光体浮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碳纤维十字形漂尾的发光体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漂脚,漂尾上涂有间隔分布的不同颜色的漂目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由两块或多块片状的漂片连接而成,且相邻两块漂片呈十字交叉状排列并与漂身同轴(竖向中心轴)安装,所述相邻两块漂片的连接处安装有发光体,所述的发光体与安装于漂身内的电池通过电路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相邻两块漂片的连接处开有横向贯穿漂尾的安装孔,所述的发光体安装在该安装孔内。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体与电池的连接电路设置于漂尾及漂身体内。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漂身由上下两段通过安装固定在两段端口内的金属螺纹连接而成,其下段漂身内的金属螺纹通过电路与安装于下段漂身内的电池连接,其上段漂身内的金属螺纹与发光体通过电路连接,所述的发光体通过金属螺纹作为开关从而与漂身内的电池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漂尾上所涂的漂目涂层涂装在漂片上,且所述的漂目涂层为荧光涂层。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体为LED灯或是发光纤维球。
对于本实用新型,多个发光体串联在发光体与电池的连接电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大友,未经刘大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6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软管总成加工中心
- 下一篇:一种轴连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