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6855.6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0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熊晓华;宋军;樊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00 | 分类号: | A01G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陈立荣 |
地址: | 40276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枝 机壳 连接 结构 | ||
为了解决现有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在使用时操作者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后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沿中空圆柱状结构的内壁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凹槽、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第二连接部沿圆柱状结构的外壁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第三凸起、第三凹槽、第四凸起和第四凹槽。本申请通过设置两层凸起与凹槽相配合的组合结构,让修枝机前壳体的凸起沿着后壳体的凹槽转动,解决了现有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在使用时操作者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枝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修枝机是一种常用的花园类工具,可以用于修剪或修整灌木、树篱,随着人们对植被生态以及城市园林的意识与要求日益增强,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具有效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现有的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一般为手持式,采用电机驱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721289825.5所公开的一种修枝机,其自带蓄电池作为动力源,能够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灌木修剪,但这种结构又需要操作者更换不同的身体姿势或者不同的握持方式以适用不同的修剪内容,提高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且很多握持方式或者操作者不正确的站姿存在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在使用时操作者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其目的在于提高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的握持性能,便于操作者使用,带给操作者轻松、舒适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后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为中空圆柱状结构,沿中空圆柱状结构的内壁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凹槽、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第二凸起与第一凸起的高度不同;
第二连接部也呈圆柱状结构,沿圆柱状结构的外壁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第三凸起、第三凹槽、第四凸起和第四凹槽;
其中第一凸起与第四凹槽相匹配,第一凹槽与第四凸起相匹配,第二凸起与第三凹槽相匹配,第二凹槽与第三凸起相匹配。
本申请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都为圆柱状结构,让前壳体和后壳体实现相对转动,具体为第二连接部卡合在第一连接部内,即第一凸起卡合在第四凹槽内,第四凸起卡合在第一凹槽内,第二凸起卡合在第三凹槽内,第三凸起卡合在第二凹槽内,通过相互咬合的凸起与凹槽,让前后壳体能够灵活转动,同时第二凸起与第一凸起的高度不同,提高了前壳体与后壳体咬合的稳定性。
本申请通过设置两层凸起与凹槽相配合的组合结构,让修枝机前壳体的凸起沿着后壳体的凹槽转动,同时后壳体的凸起也能沿着前壳体的凹槽转动,如此操作者面对不同的修剪内容时,通过转动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相对位置,无需更换不同的身体姿势或者采用不同的握持方式,解决了现有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在使用时操作者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提高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的握持性能,便于操作者使用,带给操作者轻松、舒适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前后壳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前壳体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后壳体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修枝机壳体连接结构后壳体第二视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6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园林用树木防冻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修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