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式术后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6986.4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5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牛丽娇;郑自园;张颖;王效影;王小群;许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丹莺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术后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式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护具、气囊、气泵和控制器。所述护具上部和下部的两侧分别延伸出调节连接件,所述护具可卷起并且其上部和下部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调节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护具的中部的两侧分别向内凹陷形成让位缺口;气囊设置在所述护具的中间,其具有弹性面、非弹性面和充放气嘴,所述弹性面设置在卷起的所述护具的内侧,所述非弹性面设置在卷起的所述护具的外侧,所述充放气嘴设置在所述非弹性面并连接一气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护具上设置气囊,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能够运用充气、放气方法带动肢体部位进行弯曲、伸展运动,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减少辅助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帮助大型手术后大脑控制功能减弱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装置,具体地说,是利用充气、放气方法,让肢体到达指定的位置,对手术后患者的复健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
背景技术
经历过大型手术后,患者的大脑会对躯干的控制能力减弱,这样就造成了患者后期恢复比较困难。目前常用的方法:
一、采用Bobath球训练躯干的方法:
床上平躺位训练(Bobath球,直径45或56cm):①、患者下肢伸直,双足放于球上,利用躯干力量将臀部抬离床面,并保持下肢与躯干呈一条直线、肘关节伸直和球的稳定;②、患者保持姿势①同时抬起伸直的上肢;③、患者保持姿势①双腿向健侧或患侧旋转直至一腿压在另一腿上,同时保持上肢伸直、双肩不抬离床面和球的稳定;④、患者下肢伸直,双足放于球上,利用膝髋关节的屈曲将球向臀部方向滚动,然后双腿夹球抬离床面,但注意腰部不离开床面,上肢保持伸直位;⑤、患者下肢伸直、双足放于球上,一侧足抬离球面并作内收、外展运动,同时注意保持上躯干稳定和肘关节伸直。
二、躯干与骨盆控制及站立与步行训练:
1.躯干控制训练:患者取椅坐位,双足着地,用健手握住患侧手腕,双手一齐向下伸,然后直立起身体,抬头后仰。
2.躯干旋转训练:患者取坐位,双脚与髋、肩等宽,健手握患侧手腕或双手交叉。①让患手注视手,一边伸展、旋转躯干,一边向健侧斜上方(对角线方向)上抬上肢。②逐渐屈曲、旋转躯干,手够向脚。
以上方法都需要患者大脑会对躯干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对于没有控制能力或控制能力弱的患者无法完成,患者复健时还需要其他人员辅助,增加了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气囊式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囊式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护具,其上部和下部的两侧分别延伸出调节连接件,所述护具可卷起并且其上部和下部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调节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护具的中部的两侧分别向内凹陷形成让位缺口;
气囊,其设置在所述护具的中间,其具有弹性面、非弹性面和充放气嘴,所述弹性面设置在卷起的所述护具的内侧,所述非弹性面设置在卷起的所述护具的外侧,所述充放气嘴设置在所述非弹性面并连接一气管;
充放气气泵,其连接所述气管,所述气泵还连接一气压传感器;以及控制面板和控制器,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所述气泵的电机。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护具包括海绵垫片和包括所述海绵垫片的棉布组成。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连接件的调节连接方式采用魔术贴、绑带或调节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南师范大学,未经闽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6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移液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模具用换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