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电切换电路和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7137.0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8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H02J9/06 |
代理公司: | 11278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极 电源 本实用新型 电源连接 电阻连接 源极接地 源极连接 输出端 电阻 电路 供电切换电路 控制器电源 产品成本 电路设计 开关信号 平台集成 复杂度 服务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电切换电路和服务器,该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一MOS管栅极连接到开关信号,源极接地;第一电源,第一电源经由第一电阻连接到第一MOS管漏极;第二MOS管,第二MOS管栅极连接在第一电阻与第一MOS管漏极之间,漏极经由第二电阻连接到第一电源,源极接地;第三MOS管,第三MOS管栅极连接到第一MOS管漏极、第二MOS管栅极,源极连接到输出端;第二电源,第二电源连接到第三MOS管漏极;第四MOS管,第四MOS管栅极连接在第二MOS管漏极与第二电阻之间,源极连接到输出端;第三电源,第三电源连接到第四MOS管漏极。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可以降低平台集成控制器电源切换电路设计复杂度,降低产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供电切换电路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Intel的南桥芯片(PCH(平台集成控制器))与BMC(基板管理控制器)、TPM(可信平台模块)等模块进行通信时既可以使用LPC(低引脚数总线)总线,也可以使用eSPI(增强型串行外设接口)总线。这两种总线是复用的,在PCH端使用公共的引脚,使用共同的供电源。但LPC总线的工作电压为3.3V,eSPI总线的工作电压为1.8V,这就要求供电源可以在3.3V与1.8V之间根据不同的总线工作模式进行切换。目前,在服务器设计中,使用专用的芯片进行供电切换,成本较高,相关电路设计较为复杂。
MOS管是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或者称是金属—绝缘体(insulator)半导体。MOS管为压控元件,只要加到它的压控元件所需电压就能使它导通,它的导通就像三极管在饱和状态一样,导通结的压降最小。这就是常说的经典是开关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供电切换电路,通过使用该电路,能够实现eSPI总线和LPC总线的电源切换,可以降低平台集成控制器电源切换电路设计复杂度,降低产品成本。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切换电路,包括:
第一MOS管,第一MOS管栅极连接到开关信号,源极接地;
第一电源,第一电源经由第一电阻连接到第一MOS管漏极;
第二MOS管,第二MOS管栅极连接在第一电阻与第一MOS管漏极之间,漏极经由第二电阻连接到第一电源,源极接地;
第三MOS管,第三MOS管栅极连接到第一MOS管漏极、第二MOS管栅极,源极连接到输出端;
第二电源,第二电源连接到第三MOS管漏极;
第四MOS管,第四MOS管栅极连接在第二MOS管漏极与第二电阻之间,源极连接到输出端;
第三电源,第三电源连接到第四MOS管漏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开关信号为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信号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MOS管构造为在接收到高电平状态下使第一MOS管源极和漏极导通,在接收到低电平状态下使第一MOS管源极和漏极断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电源为12V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电源为1.8V电源且第三电源为3.3V电源;或第二电源为3.3V电源且第三电源为1.8V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3.3V电源为低引脚数总线提供的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1.8V电源为增强型串行外设接口总线提供的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输出端连接到平台集成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7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监控管理扣板
- 下一篇:方位动态感应之VR人机交互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