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换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7813.4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8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翁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亚马森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9/14 | 分类号: | B23H9/14;B23H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丰叶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电极 装置 | ||
1.一种自动换电极装置,包括工作台(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10)上设置有料架(20),所述料架(20)上设置有多个电极存放孔(21);
所述工作台(10)上设置有三轴移动平台(30),所述三轴移动平台(30)上设置有旋转头(40),所述旋转头(40)通过三轴移动平台(30)驱动与旋转头(40)连接的固定座(42)能在X、Y、Z轴方向来回移动,并能移动至料架(20)的多个电极存放孔(21)的上方;
所述旋转头(40)包括分别固定在固定座(42)同侧上、下位置的旋转电机(41)、气动夹头,所述气动夹头具有夹持电极的内夹头(43),以及与内夹头(43)能发生相对滑动以及转动的轴套(44),所述旋转电机(41)控制内夹头(43)绕其自身中心轴旋转,所述轴套(44)通过固定在固定座(42)上的驱动部件(45)驱动内夹头(43)松开或夹持电极夹头(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44)套设在内夹头(43)外部,所述内夹头(43)的顶部与旋转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轴套(44)通过驱动部件(45)的驱动能包围内夹头(43)的下端,所述内夹头(43)的下端设置有一圈钢珠(46),所述钢珠(46)受到轴套(44)的挤压内移至凸出内夹头(43)的内侧壁,形成用以锁紧电极夹头(70)的凹环(71)的锁紧环;当驱动部件(45)作用轴套(44)上移至包围钢珠(46)上半部分,所述钢珠(46)向外移动,所述一圈钢珠(46)松开所述电极夹头(70)的凹环(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头(43)的侧壁上具有供钢珠(46)通过的钢珠孔(47),所述钢珠孔(47)靠内夹头(43)内部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环(4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45)为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轴与轴套(44)连接,并控制轴套(44)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45)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轴套(44)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移动平台(30)包括Z轴平台(31),所述旋转头(40)滑动设置在Z轴平台(31)的Z轴滑轨(32)上,所述Z轴滑轨(32)上设置有位于旋转头(40)下方的中间导向器组件(50),所述中间导向器组件(50)具有能相向、反向移动的两组夹爪(52),相向移动的所述两组夹爪(52)形成电极通道(51),所述电极通道(51)与旋转头(40)的内夹头(43)的中心轴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导向器组件(50)滑动设置在Z轴滑轨(32)上,所述中间导向器组件(50)上设置有中间滑轮(53),所述Z轴平台(31)的顶部连与牵引绳(54)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54)绕过中间滑轮(53),其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头(4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换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导向器组件(50)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中间导向器组件(50)从上至下排列,至少两个所述中间导向器组件(50)的电极通道(51)与至少两个旋转头(40)的内夹头(43)的中心轴重合,位于下方的所述中间导向器组件(50)上的牵引绳(54)的一端固定在Z轴平台(31)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在上方的中间导向器组件(5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亚马森机床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亚马森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78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舒适性好的凉爽型织物
- 下一篇:一种POM棒生产用挤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