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用避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8143.8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1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方磊;刘志友;王元龙;陆美金;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海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C25/5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用避震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避震器,该种无人机用避震器包括避震壳体、上盖体、下盖体、连接体和减震弹簧,所述避震壳体呈橄榄球状,避震壳体设有内置空间,内置空间两端的避震壳体上内嵌封装有上盖体和下盖体,内置空间里装有连接体,连接体两端分别通过减震弹簧与上盖体和下盖体相抵。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水陆两用,能够漂浮在水面,避免水面降落沉入水中,能够起到避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用避震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的运用领域不断扩大,无人机不单单在陆地上空作业,无人机在海面和湖面上空作业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当无人机在海面和湖面上空作业时,一但发生意外坠机或遇紧急情况需要迫降时,地面迫降容易造成机身毁损,海面或湖面迫降往往造成机身或机载设备将全部沉入水底,给打捞回收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巨大的损失,基于以上缺陷和不足,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予以改进,设计出一种无人机用避震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机用避震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水陆两用,能够漂浮在水面,避免水面降落沉入水中,能够起到避震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机用避震器,该种无人机用避震器包括避震壳体、上盖体、下盖体、连接体和减震弹簧,所述避震壳体呈橄榄球状,避震壳体设有内置空间,内置空间两端的避震壳体上内嵌封装有上盖体和下盖体,内置空间里装有连接体,连接体两端分别通过减震弹簧与上盖体和下盖体相抵。
优选的是,所述避震壳体、上盖体、下盖体和连接体采用橡胶材质,橡胶可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丁晴橡胶,防震减震、耐老化、耐热、耐拉力、耐磨耗、防滑和保护作用。
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弹簧采用碳钢或锰钢材料,具有耐疲劳、韧性好的特点。
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弹簧表面强化、强压处理,表面强化处理使表面结构坚固,提高应力集中的强度,延长使用的寿命;表面强压处理消除了使用前的内应力,避免减震弹簧发生变形、缩短和断裂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水陆两用;
避震壳体中空设置,质量较轻,减少飞行压力,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避免水面降落沉入水中;
避震器整体为弹性结构,在下降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冲击力,可以起到减震效果,避免产品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无人机用避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避震壳体、2-上盖体、3-下盖体、4-连接体和5-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无人机用避震器,该种无人机用避震器包括避震壳体1、上盖体2、下盖体3、连接体4和减震弹簧5,所述避震壳体1呈橄榄球状,避震壳体1设有内置空间10,内置空间10两端的避震壳体1上内嵌封装有上盖体2和下盖体3,内置空间10里装有连接体4,连接体4两端分别通过减震弹簧5与上盖体2和下盖体3相抵。
所述避震壳体1、上盖体2、下盖体3和连接体4采用橡胶材质,橡胶可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丁晴橡胶,防震减震、耐老化、耐热、耐拉力、耐磨耗、防滑和保护作用。
所述减震弹簧5采用碳钢或锰钢材料,具有耐疲劳、韧性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海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海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81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