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8978.3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2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杜尔俊;孟凡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雷腾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代理公司: |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3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置 三轮 摩托车 悬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通过一横向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包括竖直段、折弯部和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竖直段固定焊接,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端部嵌套焊接并形成一弧形焊缝,所述端部上安装有胶套,所述竖直段下部固定安装有后轮固定座,所述后轮固定座用于连接单后轮,所述竖直段底端固定安装有后减震固定座,两个所述纵梁的端部与后轴配合形成等腰三角稳定结构。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使车身行驶平衡安全,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和抗侧倾能力,是一种实用平稳的后悬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单轮后置三轮摩托车,相对比单轮前置三轮摩托车而言,制动不会产生任何问题,它可以抵消由转向引起的向外离心作用力,足以阻止翻车事故的发生。但是,现有三轮摩托车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设置基本都是采用跟四轮车相同的原理,并没有根据倒三轮车自身的特点设计适合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悬挂系统,车辆的振动和噪音较大,降低车辆的抗侧倾性能,从而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使乘坐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通过一横向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包括竖直段、折弯部和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竖直段固定焊接,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端部嵌套焊接并形成一弧形焊缝,所述端部上安装有胶套,减少后悬架结构的震动及噪声,所述竖直段下部固定安装有后轮固定座,所述后轮固定座用于连接单后轮,所述竖直段底端固定安装有后减震固定座,两个所述纵梁的端部与后轴配合形成等腰三角稳定结构。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分别设有一加强斜梁。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部采用碳素钢材料。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部与竖直段的夹角为α,α为20°-25°,折弯部的角度设置加大了折弯部的跨距,进一步提高了车身的抗侧倾能力和行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上述结构的后悬架结构,后轮通过后悬架与后轮固定座连接,两个所述纵梁的端部与后轴配合形成等腰三角稳定结构,轴心稳定,使后轮均衡地分布和吸收,有助于车身行驶平衡安全,所述纵梁的折弯部的设计增加了纵梁的跨距,进一步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和抗侧倾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悬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纵梁、2-连接杆、3-竖直段、4-折弯部、5-端部、6-弧形焊缝、7-胶套、8-后轮固定座、9-后减震固定座、10、加强斜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雷腾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雷腾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8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输电线放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锁钥匙孔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