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含醋酸钠的复合碳源补充剂用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1116.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5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曹正平;史彩明;邹鹏;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禾大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绿色 环保 醋酸钠 复合 碳源 补充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含醋酸钠的复合碳源补充剂用反应釜,涉及反应釜领域,为解决市面上的反应釜无法满足含醋酸钠的复合碳源补充剂的生产所需的温度恒定的效果的问题。两组水恒温装置分别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两侧,水恒温装置包括水泵、加热器、进水管、出水管、水箱和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为螺旋状,两组水恒温装置的热交换管分别设置于釜体内部的两侧,热交换管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热交换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水泵的进液端设置有泵进液管,水泵的出液端设置有泵出液管,水泵通过泵进液管与水箱的出液端连通,水箱的进液端与出水管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含醋酸钠的复合碳源补充剂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许多城市污水水质都呈现出有机物浓度低、氮含量高和污水碳氮比比值较低的现象。有机物浓度小于200mg/L,碳氮比小于8被认为是典型的低碳源城市污水的水质特征。
目前,生化处理法已经运用到很多污水处理领域,它以耗能小,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备受青睐,而微生物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在上述低碳源城市污水中不得不人工补充碳源;由于甲醇、乙醇、乙酸钠等单一碳源有机物易燃易爆,而葡萄糖、蔗糖、等糖类反硝化速率较低,故污水、废水逐渐普遍采用了复合碳源,复合碳源的制作步骤中需要使用到反应釜,而该反应需要控制反应温度,但是该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故温度难以恒定,经常波动,从而对反应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含醋酸钠的复合碳源补充剂用反应釜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含醋酸钠的复合碳源补充剂用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上的反应釜无法满足含醋酸钠的复合碳源补充剂的生产所需的温度恒定的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含醋酸钠的复合碳源补充剂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还包括两组水恒温装置,两组水恒温装置分别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两侧,水恒温装置包括水泵、加热器、进水管、出水管、水箱和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为螺旋状,两组水恒温装置的热交换管分别设置于釜体内部的两侧,热交换管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热交换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水泵的进液端设置有泵进液管,水泵的出液端设置有泵出液管,水泵通过泵进液管与水箱的出液端连通,水箱的进液端与出水管连通,水泵通过泵出液管与加热器的进液端连通,加热器的出液端与进水管连通。
优选的,反应釜本体包括釜体、加固板、电机、搅拌轴、搅拌叶、吸液管和盖子,盖子固定于釜体的上端,加固板固定于釜体和盖子的上端的中部,电机固定安装于加固板上端的中部,电机的传动轴的下端穿过加固板和盖子的中部设置于釜体内的上端,搅拌轴的上端与电机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搅拌轴的下端延伸至釜体内的下部,搅拌轴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搅拌叶,吸液管穿过加固板和盖子的边缘,吸液管的下端设置在釜体内的底部。
优选的,盖子位于加固板的两侧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孔,两组水恒温装置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穿过盖子上的四个孔,盖子位于加固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
优选的,吸液管的上端与出料装置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高效绿色环保含醋酸钠的复合碳源补充剂生产用反应釜,使用内有循环的热水的热交换管作为恒温装置,相比普通的加热式反应釜的直接对釜壁或反应液加热的加热器,水具有更好的恒温效果,解决了市面上的反应釜无法满足含醋酸钠的复合碳源补充剂的生产所需的温度恒定的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反应釜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釜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禾大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宜兴禾大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1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