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结构的包胶素材及其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5783.1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3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薛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勇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何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结构 素材 及其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结构的包胶素材及其注塑模具,包括软胶和素材本体,所述软胶呈环状,并通过注塑包裹在所述素材本体上表面的塑胶材质,所述素材本体呈环状,上端圆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反向的沉头孔,即沉孔端面在内测,用于在注塑时,软胶挤压流动在沉头孔内并成型,形成锁死的注塑结构,最后冷却,开模取出包裹好的包胶素材零件,设计生产制备该包胶素材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仁、下模仁、上压板、下压板以及导杆、注塑端板和底座,该改良结构的包胶素材不受机器变化和成型工艺技术变化等影响,将软胶与素材之间通过开孔一体注塑加强连接的结构改善研究方案,不仅使不良品率底,质量保障稳定,而且能够满足大多数类似产品场合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胶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包胶素材,以及包胶素材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代自动化工业飞速发展,对于多种小型零件的精度要求也在提高,包胶素材作为密闭性小零件得到越来越多自动化企业的重视,但是现有包胶零件结构零件包胶困难,表面易出现“困气”现象,且包胶零件附着力差,通常包胶部位与本体出现分层脱落现象;再加上成型工艺不稳定,员工自检熟练度要求极高,增加人力成本,如果附着力差,会造成产品报废,引起客户质量投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对包胶素材结构改善,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作业人员自检强度和制造成本,我们设计一种改良结构的包胶素材,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零件不良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结构的包胶素材,包括软胶和素材本体,所述软胶呈环状,并通过注塑包裹在所述素材本体上表面的塑胶材质,所述素材本体呈环状,上端圆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反向的沉头孔,即沉孔端面在内测,用于在注塑时,软胶挤压流动在沉头孔内并成型,形成锁死的注塑结构,最后冷却,开模取出包裹好的包胶素材零件。
根据改良结构的包胶素材是设计方案,提出设计生产制备该包胶素材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仁、下模仁、上压板、下压板以及导杆、注塑端板和底座,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模腔内预放置有所述素材本体,并在下模仁的中部凸起端面外周,还套设有硬质硅胶圈,用于反冲软胶的注塑压力,
刚注塑时,所述硬质硅胶圈不足抵抗注塑压力,即软胶注塑材料得以充分填充模腔内,并在可调控的注塑压力下填充所有反向的沉头孔,直至软胶注塑材料不完全填充满下凸台,冷却后定型,并在受挤压的硬质硅胶反推力下,快速高效脱模。
进一步地,所述沉头孔的孔位位于所述素材本体上端圆环面的中心圆上,并且反向的沉头孔下端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反向的沉头孔的小孔直径范围为0.6-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改良结构的包胶素材其研究方案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与未加孔位的素材相比,不受机器变化和成型工艺技术变化等影响,将软胶与素材之间通过开孔一体注塑加强连接的结构改善研究方案,不仅使不良品率底,质量保障稳定,而且能够满足大多数类似产品场合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包胶素材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改良结构的包胶素材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改良结构的包胶素材的剖视图。
其中,1-软胶,2-素材本体,3-反向的沉头孔,4-硬质硅胶圈,5-上模仁,6-下模仁,7-导杆,8-注塑端板,9-底座,10-上压板,11-下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勇塑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勇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5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接地高压隔离开关用操作机构箱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主轴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