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端面泵浦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6943.4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4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镭达激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941 | 分类号: | H01S3/0941;H01S3/11;H01S3/042;H01S3/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端面 激光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导体端面泵浦激光器,包括半导体泵浦源、传输模块、耦合模块、半反射镜片、激光晶体、调Q开关、全反镜片、红光指示激光束、半反镜片、第一全反镜、第二全反镜、输出镜、制冷装置、控制电路、调Q驱、调Q驱电源、半导体泵浦源电源和制冷装置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调Q驱电源、半导体泵浦源电源、制冷装置电源、控制电路、半导体泵浦源、传输模块、耦合模块、半反射镜片、激光晶体、调Q开关、调Q驱、全反镜片、半反镜片、第一全反镜、第二全反镜、输出镜和激光束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全固态激光器在高峰值功率输出下无法对其保证光束质量和小的发散角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导体端面泵浦激光器。
背景技术
全固态激光器具有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市场需求十分巨大,全固态激光技术是目前我国在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从材料源头直到激光系统集成拥有整体优势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具备了在部分领域加速发展的良好基础,已经成为激光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无水冷高峰值功率的DPL以其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特点在军事国防、空间雷达、塑胶按键,集成电路芯片,数码产品元器件,精密机械,首饰,卫生洁具,量具刃具,手表,眼镜,电器,电子元件,五金配件,五金工具,移动通讯组件,汽车配件,塑料制品,医疗设备,建设材料,管道和其他高精密产品标识领域迅速发展,其研究受到极大关注,但现有的全固态激光器在高峰值功率输出下无法对其保证光束质量和小的发散角,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半导体端面泵浦激光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端面泵浦激光器,具备可对其保证光束质量和小的发散角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全固态激光器在高峰值功率输出下无法对其保证光束质量和小的发散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导体端面泵浦激光器,包括半导体泵浦源、传输模块、耦合模块、半反射镜片、激光晶体、调Q开关、全反镜片、红光指示激光束、半反镜片、第一全反镜、第二全反镜、输出镜、制冷装置、控制电路、调Q驱、调Q驱电源、半导体泵浦源电源和制冷装置电源,所述半导体泵浦源、调Q驱、调Q驱电源、半导体泵浦源电源、制冷装置电源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半导体泵浦源的输出端与传输模块和制冷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耦合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耦合模块的输出端与半反射镜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半反射镜片的输出端与激光晶体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激光晶体的输出端与制冷装置和调Q开关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调Q开关的输出端与全反镜片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调Q驱的输出端与调Q开关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半反射镜片为808增透1042全反镜片。
优选的,所述半反镜片为增透1064全反808。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泵浦源电源采用3.3V电压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镭达激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镭达激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6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