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引射接口燃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7641.9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3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仁;张皖民;叶晓;张国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卓人汽车电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8 | 分类号: | F02M37/08;F04D13/06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林成隆 |
地址: | 3254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引射 接口 燃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引射接口燃油泵,包括有筒状的泵壳,所述泵壳上端设有上泵盖,泵壳下端设有下泵盖,所述泵壳、上泵盖与下泵盖围合形成泵腔,泵腔内设有电枢和叶轮,叶轮由电枢驱动,所述上泵盖上设有出油口,下泵盖上设有进油口,所述泵壳内壁上设有磁瓦,磁瓦与电枢电磁感应配合,所述下泵盖上还设有第一引射接口,第一引射接口连通泵腔,所述上泵盖上还设有第二引射接口,第二引射接口连通泵腔。本实用新型集成为发动机供油、远程吸油以及引射三种功能,可提高油箱空间利用率,减少后期维护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的改进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双引射接口燃油泵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排放标准日益严苛,燃油喷射系统越来越多的功能集成到燃油箱内,油泵亦是如此,比如远程吸油(适用后驱或四驱车型),引射供油等,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在油嘴上使用三通或四通,该方法对密封要求较高,且结构复杂,空间占用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双引射接口燃油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双引射接口燃油泵,包括有筒状的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上端设有上泵盖,泵壳下端设有下泵盖,所述泵壳、上泵盖与下泵盖围合形成泵腔,泵腔内设有电枢和叶轮,叶轮由电枢驱动,所述上泵盖上设有出油口,下泵盖上设有进油口,所述泵壳内壁上设有磁瓦,磁瓦与电枢电磁感应配合,所述下泵盖上还设有第一引射接口,第一引射接口连通泵腔,所述上泵盖上还设有第二引射接口,第二引射接口连通泵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双引射接口燃油泵,集成为发动机供油、远程吸油以及引射三种功能,可提高油箱空间利用率,减少后期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该双引射接口燃油泵,包括有筒状的泵壳1,所述泵壳1上端设有上泵盖2,泵壳1下端设有下泵盖3,所述泵壳1、上泵盖2与下泵盖3围合形成泵腔,泵腔内设有电枢4和叶轮5,叶轮5由电枢4驱动,所述上泵盖2上设有出油口6,下泵盖3上设有进油口7,所述泵壳1内壁上设有磁瓦8,磁瓦8与电枢4电磁感应配合,所述下泵盖3上还设有第一引射接口9,第一引射接口9连通泵腔,所述上泵盖2上还设有第二引射接口10,第二引射接口10连通泵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燃油泵通电后,电枢4开始旋转,驱动叶轮5,燃油从下泵盖3的进油口7吸入,部分燃油从下泵盖3上安装的第一引射接口9排出,形成一股驱动力,大部分燃油经过电枢4到达泵头后,分成两部分,一小部分燃油从上泵盖2的第二引射接口10排出,形成另一股驱动力,剩余燃油从上泵盖2的出油孔流出。第一引射接口9和第二引射接口10可与其他零件连接,用以驱动其他功能。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卓人汽车电控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卓人汽车电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7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破裂便装型电喷泵总成
- 下一篇:一种汽车门板包覆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