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口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8088.0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5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冼启源;何先贵;张成亚;伍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欧秋望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口 供电 电路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口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包括串口、第一隔直电路和第二隔直电路,用于与系统通信并为系统供电,所述串口设有接地端、至少一个信号接收端、至少一个信号发送端,所述系统设有通信接收端、通信发送端、供电端和供电地端;所述信号接收端通过第一隔直电路与所述通信发送端连接,所述信号发送端通过第二隔直电路与所述通信接收端连接,与所述系统实现通信;所述接地端与所述供电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信号发送端作为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供电地端连接,为所述系统提供正电压电源。本实用新型电路设计简单,无需反压电路,也无需外接电源,利用串口为系统供电,同时不影响系统正常的串口通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串口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带有串口的低功耗电路系统中,目前供电的方法一般仍然采用外部电源。
近年来已开始出现一些直接利用串口供电的技术方案,无需外接电源,通过串口实现系统通信的同时为系统提供电源。
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是通过USB接口连接电脑或者其它外部带电的带USB接口设备获得电源,再将该获得的电源连接到串口未使用的管脚上,再为后级电路供电。也即,该方案需要依赖USB接口供电,单独依赖串口本身是无法供电的,而且其本质也是需要外接电源的。
还有一种技术方案是不需要依赖USB接口以及外部电源,直接通过RS232串口的信号来供电。RS232串口常用的有DB25(D型25针连接器)和DB9(D型9针连接器)两种,在应用中DB25的引脚未完全使用,具有富余引脚,因此较常使用DB9替代DB25,DB9的引脚定义如图1所示。该技术方案具体是利用RS232定义的RTS、DTR信号来供电,由于RS232串口的RTS信号线和DTR信号线默认输出逻辑‘1’,RS232电平为负逻辑,利用RTS、DTR信号来供电时,其实际输出的电压为负15V,所以还需要额外增加反压芯片将电压变为正电压后才能给系统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串口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无需反压电路,也无需外接电源,利用串口为系统供电,同时不影响系统正常的串口通信。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串口供电电路,用于与系统通信并为系统供电,包括串口、第一隔直电路和第二隔直电路,所述串口设有接地端、至少一个信号接收端、至少一个信号发送端,所述系统设有通信接收端、通信发送端、供电端和供电地端;
所述信号接收端通过第一隔直电路与所述通信发送端连接,所述信号发送端通过第二隔直电路与所述通信接收端连接,与所述系统实现通信;
所述接地端与所述供电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信号发送端作为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供电地端连接,为所述系统提供正电压电源。
当串口电平为负逻辑,逻辑“1”对应的电压是负电压、逻辑“0”对应的电压是正电压或零电压,而该串口的信号发送端常态逻辑为“1”时,该串口的信号发送端输出电压常态为负电压,在不将负电压转换为正电压的情况下,无法为系统供电。将串口的其中一个信号发送端作为电压输出端连接系统的供电地端并且将串口的接地端连接系统的供电端,如此反接,可以利用接地端与信号发送端之间的正电压差为系统提供正电压电源,而无需额外外接电源,也无需反压电路。
由于反接后系统的电源逻辑与串口的正负逻辑相反了,所以串口的信号发送端和信号接收端不能直接连接到系统的通信模块,通过第一隔直电路和第二隔直电路,隔断通信信号的直流分量隔断传输只传输交流分量,就可以解决串口与系统两边正负逻辑不一致的问题。由于利用串口与系统通信时真正携带有用信息的是通信信号交流分量,所以隔绝了通信信号的直流分量不会影响系统正常的串口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串口供电电路还包括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接地端和所述供电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和所述供电地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80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套检漏仪
- 下一篇: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铺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