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架加工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8187.9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7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侯大帅;曹立为;颜军;陆一骏;郭浩;张东华;王建鑫;常振国;王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孚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102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工用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夹效果好,以便于对行星架进行加工的行星架加工用夹具,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形成有上下贯穿的中空槽,涨套座固定于中空槽内,涨套座形成有上下贯穿的配合槽并配合有涨套,所述涨套轴向各处横截面均呈环形以具有容纳槽行星架的轴部的容纳槽,所述涨套上端为与涨套座相配合的变形段,所述涨套偏离变形段的部分形成有外螺纹结构的联动段,联动段螺纹配合有调节螺母,所述配合槽上段形成有与所述变形段相配合的锥形槽,所述涨套偏离变形段和联动段的部位滑配在所述配合槽的下段内,所述涨套座和涨套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形成有内外贯穿并竖向设置的条形槽,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伸入条形槽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用夹具,具体涉及一种行星架加工用夹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本方案所要加工的行星架由两部分构成,包括轴部和架部,轴部一端向周向外侧延伸有外缘呈圆形的板状结构,架部焊接固定在轴部的板状结构上。
需要对轴部的板状结构及架部进行加工,先对轴部进行加工(在板状结构周向侧铣平面、打磨等加工工序),再进行轴部与架部的焊接,再进行行星架整体的加工(在架部和轴部的板状结构上钻出若干一一对应并同轴的通孔)。在对行星架的轴部或整体进行加工时,需要进行行星架轴部的装夹固定,需要一种装夹效果好、能保持行星架轴竖直、能避免行星架轴转动的加工用夹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夹效果好,以便于对行星架进行加工的行星架加工用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星架加工用夹具,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形成有上下贯穿的中空槽,涨套座固定于中空槽内,涨套座形成有上下贯穿的配合槽并配合有涨套,所述涨套轴向各处横截面均呈环形以具有容纳槽行星架的轴部的容纳槽,所述涨套上端为与涨套座相配合的变形段,所述涨套偏离变形段的部分形成有外螺纹结构的联动段,联动段上螺纹配合有调节螺母,所述配合槽上段形成有与所述变形段相配合的锥形槽,所述涨套偏离变形段和联动段的部位滑配在所述配合槽的下段内,所述涨套座和涨套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形成有内外贯穿并竖向设置的条形槽,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伸入条形槽内,所述调节螺母转动以使涨套上下移动,并使限位块沿条形槽上下移动,涨套向下移动以使所述变形段周向外壁与涨套座周向内壁相接触以向内缩紧。
进行本实用新型夹具的使用时,将行星架的轴部放置在涨套内,以使行星架轴部的板状结构支撑在支撑板上方,然后进行调节螺母的转动,通过条形槽与限位块的配合、调节螺母与涨套的配合,并通过限制调节螺母的轴向移动以使调节螺母转动能带动涨套上下移动,涨套轴向移动以与涨套座配合,以使涨套向内缩紧以夹住行星架的轴部,以实现行星架轴部的固定。其中,使用涨套与涨套座的配合,以保证行星架轴部固定时的竖直,以避免行星架轴部倾斜。其中,可以在涨套座上开窗口,以使调节螺母位于窗口内;或使调节螺母位于涨套座正下方,合理设置调节螺母和涨套的螺纹方向,调节螺母转动以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以使调节螺母与涨套相抵从而使涨套轴向向下移动;或在涨套下方设置能支撑调节螺母的任何部件,以使调节螺母转动以有向下移动的趋势,以使调节螺母向下与任何部件相抵从而使涨套座轴向向下移动。其中,涨套为现有部件,当配合槽上段的锥形槽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时,可选择位于配合槽上段的变形段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涨套,当配合槽上段的锥形槽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时,可选择位于配合槽上段的变形段外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涨套。其中,条形槽和限位块的配合用于限制涨套的转动,以保证涨套的竖向移动精度,从而保证被装夹的行星架轴部的垂直精度。本实用新型便于行星架的轴部的装夹固定,以便于后续的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涨套或涨套座上形成有内外贯穿的固定孔,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上述设置便于限位块与涨套或涨套座的固定,限位块可以是螺纹固定在固定孔内的,也可以是胶水固定在固定孔内的,或紧配在固定孔内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孚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孚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81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泡超音波泡脚装置
- 下一篇:可扩展式移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