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压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8189.8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0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熊忠;漆德意;洪杭明;何嘉伟;胡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扬新能源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轴承压装工装。一种轴承压装工装,包括定位座和压机,所述压机的压头组件位于所述定位座正上方,所述定位座向上延伸形成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外径小于下轴承外圈内径,所述压头组件包括压块,所述压块下端外径小于上轴承外圈内径,所述压块内设有竖向设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向下贯穿压块,所述容纳槽内滑配有上定位块,所述支撑凸起、压块和上定位块同轴,所述上定位块下端向下延伸以位于压块下侧,所述上定位块下端横截面外缘呈圆形,且上定位块下端外径与上轴承内圈内径相同,所述上定位块下端设有若干径向孔,所述径向孔内设有第一压缩弹簧和钢珠,所述径向孔开口处的内径小于所述钢珠的直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承装配工装,特别是一种新能源减速器轴承压装的工装。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及其动力总成生产制造领域,轴承装配是其中必要环节之一,尤其是在新能源减速器制造行业,产品具有转速高、噪音低的要求。而轴承是减速器产品关键组成部件之一,轴承装配是减速器总装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其装配质量和效率严重影响减速器产品的生产和品质。传统的装配方式往往是采用手工敲击方式,这种装配方式会导致轴承出现受力不均、轴承歪斜、轴承装配不到位,轴承外圈受力,破坏轴承外圈等现象,造成产品报废,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且减速器两端都需要压装轴承,装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轴承压装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压装工装,包括定位座和压机,所述压机的压头组件位于所述定位座正上方,所述定位座向上延伸形成有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横截面外缘呈圆形,且支撑凸起外径小于下轴承外圈的内径,所述压头组件包括压块,所述压块横截面外缘呈圆形,所述压块下端的外径小于上轴承外圈的内径,所述压块内设有竖向设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向下贯穿压块,所述容纳槽内滑配有上定位块,所述支撑凸起、压块和上定位块同轴,所述上定位块下端向下延伸以位于压块下侧,所述上定位块下端横截面外缘呈圆形,且上定位块下端外径与上轴承内圈内径相同,所述上定位块下端设有若干径向孔,所述径向孔内设有第一压缩弹簧和钢珠,所述径向孔开口处的内径小于所述钢珠的直径。
进行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时,将上轴承套设在定位块下端,将下轴承支撑在定位座上,然后在定位座上放置减速器工件,并使减速器工件下端与下轴承预配合,随后启动压机,压块向下压并带动定位块向下移动,随后定位块支撑在减速器中间上端,再后压块向下压以将上轴承向下压入减速器工件上端,同时进行下轴承与减速器工件下端的压装。
本实用新型工装使用方便,只需要一次便能实现上下两个轴承与减速器工件的压装,压装效率高,且上下轴承的外圈在压装过程中不会受力,能避免上下轴承外圈受损。
作为优选,所述径向孔贯穿所述上定位块的周向两端,所述径向孔内螺纹配合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与第一压缩弹簧同轴,且第一压缩弹簧被限制在调节柱与钢珠之间。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柱以调节第二压缩弹簧的弹力。其中,调节柱可以采用螺栓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座中部形成有定位槽以使支撑凸起横截面呈环形,所述定位槽内滑配有下定位块,所述下定位块下侧设有第二压缩弹簧,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下定位块上端延伸至支撑凸起上侧。上述设置用于下轴承与定位座间的同轴定位,以提高压装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定位块偏离下端的部位向周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有外凸环,所述容纳槽包括容纳槽上段和容纳槽下段,所述容纳槽下段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凸环外径并大于上定位块下端的外径。上述设置用于上定位块的限位,以避免上定位块向下脱离压块。其中,压块可由上下两段构成,以便于上定位块的装配,压块的上下两段可以通过焊接、紧固件固定等各种方式固定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槽顶与上定位块间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三压缩弹簧。压装过程中,在第三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上定位块会一直支撑在减速器工件上侧,以提高压装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扬新能源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里扬新能源驱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8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缠绕包胶布机
- 下一篇:防雷防浪涌LED驱动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