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中药自动制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8929.8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4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胡财英;吴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桔王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4 | 代理人: | 张炬杰 |
地址: | 34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中药 自动 制丸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中药自动制丸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沿水平方向依次连接有支撑杆、储料箱和回收箱,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外壁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和控制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制缸,所述液制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制杆,所述液制杆的外壁套接有防尘板,所述液制杆远离液制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制模机构,所述储料箱上固定装设有进料管,所述回收箱的底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远离回收箱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很好的解决了因供料不足导致设备空转的问题,改变制丸模具结构使得药丸更加容易取下,同时对残次品进行回收节约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中药自动制丸机。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药物的剂型为丸状的丸剂,它是将粉末状药物由制药制丸机制制而成的,传统的制药制丸机制制药丸的过程如下:首先将药物放入加料机构,药物从加料机构进入到制料机构中的模腔中,再由制料机构中的模具将药物在模腔中制制成丸型,最后由顶丸机构将成型的药丸从模腔中顶出,从而完成丸剂的制造,但是传统的制药制丸机却有如下的不足:传统的加料机构一般为漏斗样装置,药物从漏斗进入到制料机构的过程中要经过漏斗下端的细管段,而且粉末状药物在该段非常容易发生堵塞,这时就需要人工进行疏导,否则粉末状药物不能进入制料机构,设备将处于空转状态,严重影响成品的产出率,也浪费大量的电能,如果安排工作人员一直处于机器旁边进行监控,却又浪费了人力,增加人力成本,现有的制药制丸机在制丸的过程中一部分药物会残留在定型槽之间,造成材料的浪费,从而增高了制药成本,而且制丸模具卡住药丸不易取下,而且残次品的回收力度较差,造成资源的浪费,根据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卧式中药自动制丸机,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制丸槽堵塞和制丸模具卡住药丸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卧式中药自动制丸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中药自动制丸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沿水平方向依次连接有支撑杆、储料箱和回收箱,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外壁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和控制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制缸,所述液制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制杆,所述液制杆的外壁套接有防尘板,所述液制杆远离液制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制模机构,所述储料箱上固定装设有进料管,所述回收箱的底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远离回收箱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转轴套接在通孔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箱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储料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凸块,所述凸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脉冲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制模机构由基座主体、第二电动伸缩杆和制丸模具组成,所述基座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基座主体的底部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制丸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采用80C51可编程单丸机,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液制缸、脉冲电磁阀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主体和制丸模具均由关于第二电动伸缩杆对称的两部分拼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板和储料箱的开口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为圆环型结构,所述过滤网和回收箱内壁之间的空隙小于制丸模具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型提供了一种卧式中药自动制丸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桔王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桔王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8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卷收纳盒
- 下一篇:一种骨科手术用切口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