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擦拭的基于量子隐密光学识别模组用扫码识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9159.9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2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宇;柳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宇;柳惊涛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505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擦板 识别器 固定壳体 底座 擦拭 光学识别模组 弹力弹簧 量子 清洁度 本实用新型 海绵材质 贴合连接 一端连接 固定板 内壁 凸块 脏污 保证 模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擦拭的基于量子隐密光学识别模组用扫码识别器,包括底座、识别器本体和识别屏,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识别器本体,且识别器本体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内壁上连接有弹力弹簧,且弹力弹簧远离固定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识别屏设置于固定壳体的内侧,且识别屏的上方设置有擦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凸块。该方便擦拭的基于量子隐密光学识别模组用扫码识别器,设置有擦板,且擦板的底部为海绵材质,并且擦板的底部和识别屏为贴合连接,当识别屏上出现脏污模糊时,可以通过拉动擦板,使擦板对识别屏进行擦拭处理,保证识别屏的清洁度,从而保证扫码识别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子隐密光学识别模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擦拭的基于量子隐密光学识别模组用扫码识别器。
背景技术
量子隐密光学识别模组是指通过电子设备与扫描驱动软件相结合,对提供的扫描码信息进行识别转换,而扫码识别器是量子隐密光学识别模组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设备。
但是现有的扫码识别器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不便于对扫码的屏幕进行擦拭,在使用时间久后,屏幕容易出现模糊的现象,影响了扫码工作的进行,而且扫码识别器在放置时,如果遇到较光滑的接触面,会出现移动的现象,不能保证扫码识别器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扫码识别器的使用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擦拭的基于量子隐密光学识别模组用扫码识别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擦拭的基于量子隐密光学识别模组用扫码识别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扫码识别器不便于对扫码的屏幕进行擦拭,在使用时间久后,屏幕容易出现模糊的现象,影响了扫码工作的进行,而且扫码识别器在放置时,如果遇到较光滑的接触面,会出现移动的现象,不能保证扫码识别器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扫码识别器的使用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擦拭的基于量子隐密光学识别模组用扫码识别器,包括底座、识别器本体和识别屏,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识别器本体,且识别器本体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内壁上连接有弹力弹簧,且弹力弹簧远离固定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擦板,且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凹槽与固定壳体相连接,且凹槽开设于固定壳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识别屏设置于固定壳体的内侧,且识别屏的上方设置有擦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固定板和擦板之间通过刺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相连接,且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刺面魔术贴,并且毛面魔术贴安装于擦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识别器本体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识别器本体和固定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和擦板之间通过刺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构成拆卸结构,且擦板的长度大于识别屏的宽度,并且刺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与固定板和擦板分别为粘接连接,同时擦板的底部为海绵材质,擦板和识别屏为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和固定板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接块通过凹槽与固定壳体构成滑动结构,并且连接块呈“T”字形。
优选的,所述凸块和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粘接连接,且凸块为橡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擦拭的基于量子隐密光学识别模组用扫码识别器,
(1)设置有擦板,且擦板的底部为海绵材质,并且擦板的底部和识别屏为贴合连接,当识别屏上出现脏污模糊时,可以通过拉动擦板,使擦板对识别屏进行擦拭处理,保证识别屏的清洁度,从而保证扫码识别工作的正常进行;
(2)擦板和固定板之间通过刺面魔术贴和毛面魔术贴构成拆卸结构,进而在擦板需要更换时,便于对擦板的拆卸,不仅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便利,也增加了该扫码识别器的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宇;柳惊涛,未经李兴宇;柳惊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9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频近距离读写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防爆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