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颅骶疗法的矫形枕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9286.9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8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慧清;周慧敏;周爱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丽健康产业(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G16H2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张骁敏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疗法 矫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颅骶疗法的矫形枕,包括一体结构且依次连接的后脑压迫部、脖颈指压部和上部背指压部,脖颈指压部位于后脑压迫部和上部背指压部的连接处;后脑压迫部的宽度从其与脖颈指压部相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且后脑压迫部从其与脖颈指压部相连接的一端由高至低地向另一端延伸出第一延伸面,在第一延伸面上设有与人体头部相匹配的头部凹槽;上部背指压部的宽度从其与脖颈指压部相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且上部背指压部从其与脖颈指压部相连接的一端由高至低地向另一端延伸出第二延伸面,在第二延伸面上设有与人体脊柱相匹配的脊柱凹槽。其具有嫁接了颅骶疗法、睡醒后只要枕着平躺10‑40分钟即可维持身体平衡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械,尤其是一种使用颅骶疗法的矫形枕,用于对人体颈椎进行支撑和牵引。
背景技术
颅骶疗法(Craniosacral Therapy,CST)起源于欧美,是一种轻柔的非入侵式的手法触诊疗法,通过触摸人体中轴颅骶系统的不同部位,改变脑脊液的流动节律和流量,直接调节脑和脊髓的功能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系统恢复正常联系和自然运动,可用以评估(诊断)和修正(治疗)人体中轴颅骶系统的失衡和约束,治疗机体的多种疾病和创伤,以及解除情感或心理的困扰。
传统的CST医学治疗需要治疗师进行手动治疗,每个治疗师的手法和熟练程度都可能不同,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且病人需要前往治疗场所才能接受治疗,还可能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治疗过程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嫁接了颅骶疗法、用于对人体颈椎进行支撑和牵引、睡醒后只要枕着平躺10-40分钟即可维持身体平衡的使用颅骶疗法的矫形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矫形枕包括一体结构且依次连接的后脑压迫部、脖颈指压部和上部背指压部,脖颈指压部位于后脑压迫部和上部背指压部的连接处;后脑压迫部的宽度从其与脖颈指压部相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且后脑压迫部从其与脖颈指压部相连接的一端由高至低地向另一端延伸出第一延伸面,在第一延伸面上设有与人体头部相匹配的头部凹槽;上部背指压部的宽度从其与脖颈指压部相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且上部背指压部从其与脖颈指压部相连接的一端由高至低地向另一端延伸出第二延伸面,在第二延伸面上设有与人体脊柱相匹配的脊柱凹槽;且后脑压迫部最高处的高度低于上部背指压部最高处的高度;脖颈指压部的形状呈与人体脖颈相匹配的弧形,在脖颈指压部上设有多个外凸的指压凸起。
本实用新型在第二延伸面还设有两个外凸的脖颈支撑部,两个脖颈支撑部对称布置在脊柱凹槽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脊柱凹槽呈由高至低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矫形枕嫁接了颅骶疗法,用于对人体颈椎进行支撑和牵引,睡醒后只要枕着平躺10-40分钟即可起到颅骶疗法的效果,使用者平躺时,其人体头部置于后脑压迫部的头部凹槽内,以支撑头部,脖颈指压部与人体脖颈相接触,同时脖颈支撑部从两侧拖住脖颈,以支撑颈部,人体脊柱置于上背部指压部的脊柱凹槽内,以支撑位于脊柱凹槽内的脊柱;在平躺的过程中,该矫形枕能够通过不断刺激枕区来放松与枕区相关的绷紧肌肉群和颅骶区域的硬脑脊膜系统,以促进脑脊髓液的循环、改善大脑血液的循环,并能够将错位的脊柱置于正常位置,从而增加大脑活动、减轻头部或颈部疼痛;此外,使用者头部重量的载荷还会刺激到枕骨,对横膈膜活动和呼吸的自主神经控制产生影响,因此可以放松绷紧的交感神经系统,脑脊髓液平稳循环,由此减轻头痛或发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丽健康产业(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明丽健康产业(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9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