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固态等离子体表面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0736.6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7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章海锋;李昱芃;杨彤;孙汤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165 | 分类号: | H01P1/165;H01Q1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固态 等离子体 表面 多功能 极化 转换器 | ||
1.一种基于固态等离子体表面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由固态等离子体构成的顶层谐振单元、中间介质层及底层金属反射板,所述顶层谐振单元由五部分组成,包括沿介质层中心线布置的由两个大L形谐振结构组成的十字形谐振结构,两个大L形谐振结构的两端点分别连接有两个外圆弧谐振结构,构成两个圆形角相对且具有重叠的扇形结构,所述扇形结构内还分别具有两个内圆弧谐振结构,所述扇形结构的两侧分别放置有与大L形谐振结构方向相反的小L形谐振结构,所述小L形谐振结构的开口处分别具有斜置矩形谐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态等离子体表面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谐振单元的整体结构沿介质层的两个斜对角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态等离子体表面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L形谐振结构由两个长度a=6.8mm,宽度b=1mm的矩形构成的,其中,两个大L形谐振单元中间的重叠部分是一个长度n=0.2mm的正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态等离子体表面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L形的固态等离子体谐振单元分别是由两个长度l=4mm,宽度c=0.5mm的矩形构成的,且小L形的固态等离子体谐振单元的边界距离x、y两轴的距离均为m=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态等离子体表面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弧谐振结构分别是由一个宽度w=1.5mm的四分之一圆弧组成,且外边界与大L形谐振结构相切;所述的两个内圆弧谐振结构分别是由一个宽度w1=1.5mm的四分之一圆弧组成,内外圆弧的间距z1=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态等离子体表面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置矩形谐振结构长度f=5mm,宽度g=0.7mm,且沿45°斜对角线对称;所述斜置矩形谐振结构距离中心较近的一侧边的中心点到x、y轴的距离均为s=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态等离子体表面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介质层由介质基板构成,其材料为F4B,介电常数2.2,损耗角正切值0.0002,介质基板边长即单元周期p=20mm,厚度h=6.4mm,设置在底层金属反射板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态等离子体表面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金属反射板材料为铜,厚度为t=0.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07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矿山测绘用电子计算器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