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节中温沥青软化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1458.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7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明;刘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博蓝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3/02 | 分类号: | C10C3/02;C10C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春霖 |
地址: | 8313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沥青 软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中温沥青软化点的设备,包括连接在二段蒸发器沥青采出管线上的吹屈柱装置,吹屈柱装置连接反应釜,反应釜和吹屈柱装置内均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度显示器,吹屈柱装置底部连接有过热蒸汽盘管。该设备的中温沥青软化点更易控制,只需要在吹屈柱内调整过热蒸汽的加入量即可,不需要在反应釜内通过加入天然气来调节,减少天然气的用量,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减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中温沥青软化点设备。
背景技术
在煤焦油深加工过程中,二段蒸发器主要对中温沥青、蒽油、三混油进行分离采出。二段蒸发器底部温度达到300℃时,同时打开沥青到反应釜管线的夹套,蒸汽预热管线;通知改质反应釜点火烘釜,过热蒸汽温度达到340℃,二段蒸发器通过热蒸汽清扫二段蒸发器中温沥青管线至沥青反应釜;过热蒸汽加入半小时,沥青切换反应釜。
该工艺存在中温沥青的软化点难以控制,而且切换到反应釜后为了控制沥青软化点,在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过长,随时需要人工调整天然气的用量,消耗的天然气用量也增大,运行人员操作系数增大,运行成本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煤焦油深加工过程中存在中温沥青的软化点难以控制,切换到反应釜后为了控制沥青软化点,在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过长,随时需要人工调整天然气的用量,消耗的天然气用量增大,运行人员操作系数增大,运行成本增大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调节中温沥青软化点的设备,该设备的中温沥青软化点更易控制,只需要在吹屈柱内调整过热蒸汽的加入量即可,不需要在反应釜内通过加入天然气来调节,减少天然气的用量,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减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中温沥青软化点的设备,包括连接在二段蒸发器沥青采出管线上的吹屈柱装置,所述吹屈柱装置连接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和吹屈柱装置内均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度显示器,所述吹屈柱装置底部连接有过热蒸汽盘管,所述过热蒸汽盘管上设置有入口和出口。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在使用本申请的一种调节中温沥青软化点的设备时,从二段蒸发器出来的中温沥青直接切换至吹屈柱装置内,吹屈柱装置内的沥青进入反应釜后,工作人员观察温度显示器上的温度值,开始通过使用连接在吹屈柱装置底部的过热蒸汽盘管向吹屈柱装置内通入过热蒸汽,其中通入过热蒸汽的量根据反应釜入釜中温沥青软化点的高低、吹屈柱装置内的压力和温度来确定,确保沥青进入反应釜内的软化点的温度在110-115℃。
与传统的加工设备相比,本申请通过在二段蒸发器沥青采出管线上增加吹屈柱装置和连接在吹屈柱装置底部的过热蒸汽盘管,使二段蒸发器中出来的沥青先进入到吹屈柱内,在吹屈柱内对沥青的温度进行控制,使中温沥青软化点更容易控制,只需要在吹屈柱装置内调整过热蒸汽的加入量即可,不需要在反应釜内通过加入天然气来调节,减少了天然气的用量,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吹屈柱装置包括吹屈柱,所述吹屈柱上设置有与二段蒸发器连通的沥青入口、与反应釜连通的沥青出口,所述吹屈柱顶部设置有油气出口。从二段蒸发器出来的沥青通过沥青入口进入到吹屈柱内,进入吹屈柱内的沥青经过温度转化之后通过沥青出口进入到反应釜内,同时沥青中混有的其他沸点较低的物质,在吹屈柱内设置的温度条件下转变成气态,通过设置在吹屈柱顶部的油气出口排出即可。
更进一步的,所述沥青出口与反应釜之间连接有液封管,所述液封管上连接有液封阀门。在将吹屈柱内的中温沥青转移到反应釜内时,打开连接在液封管上的液封阀门,即可使吹屈柱内的中温沥青通过液封管进入到反应釜内。本申请采用液封管将吹屈柱内的中温沥青转移到反应釜内避免了过热蒸汽流出,实现了对沥青温度的更好的控制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博蓝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博蓝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1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人工智能业主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返向器收缩量校正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