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皮针保护套及头皮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1619.1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32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3 | 代理人: | 张蓓蓓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皮 护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皮针保护套及头皮针装置,头皮针保护套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通孔、开口、导向口和固定口,开口、导向口和固定口均与通孔相连通,导向口一端连通开口,另一端连通固定口。头皮针装置包括头皮针和所述头皮针保护套。本实用新型能固定和包裹头皮针,防止头皮针外露刺伤人体,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皮针保护套及头皮针装置。
背景技术
头皮针是医护人员常会接触到的医疗器械。头皮针通常包含针头,与针头连通的软管,位于针头一侧用于方便施力拔插针头的拔插片。头皮针由于其针头长度较长,在使用过程中,当针头拔出后,如果医护人员没有携带锐器盒,只能将头皮针放在治疗盘或其他位置。现有技术中的头皮针没有保护装置,外露的针头有可能会扎伤医护人员,造成二次扎伤和污染,危害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使用后的头皮针在作为医疗垃圾处理过程时,也可能会对处理人员造成伤害。另一方面,由于软管的质软可形变,在头皮针拔出后,会出现头皮针受软管弹力反弹导致针头刺伤皮肤的现象。
综上所述,现有的头皮针缺乏保护装置,外露的头皮针在使用过程及后续处理时容易扎伤人体,对人体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头皮针保护套,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头皮针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固定和包裹头皮针,防止头皮针外露刺伤人体,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头皮针保护套,所述头皮针包括针头、拔插片和软管,所述针头与所述软管相连通,所述拔插片设置在所述针头的一侧;所述头皮针保护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部设有与所述本体同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放置所述软管;所述本体的侧面设有开口、导向口和固定口,所述开口、导向口和固定口均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开口、导向口和固定口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拔插片的厚度;所述开口自所述本体的其一端面延伸至所述本体的另一端面,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拔插片插入,所述拔插片沿所述开口的延伸方向插入所述开口中;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软管的外径;所述导向口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开口的延伸方向,所述导向口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固定口的延伸方向;所述导向口一端连通所述开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固定口;所述拔插片通过所述导向口从所述开口运动至所述固定口中;所述固定口用于固定所述拔插片。
优选地,所述本体为正六棱柱,所述本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固定口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上,所述导向口自所述第一侧面经过第二侧面延伸至第三侧面。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边长为0.5cm,高度为4cm;所述通孔为圆形孔,其直径为0.4cm。
优选地,所述开口、导向口和固定口的宽度均为0.2cm。
优选地,所述固定口与所述本体端部之间的距离为0.5cm,所述固定口的长度为1.5cm。
优选地,所述导向口的起始端与所述本体下端面的距离为0.7cm,所述导向口的末端与所述本体下端面的距离为1cm。
优选地,所述开口和所述固定口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本体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本体为软质材料制成。
一种头皮针装置,包括头皮针以及如上所述的头皮针保护套,所述头皮针保护套套设在所述头皮针的软管上,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软管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1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管件表面打磨的高效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固液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