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中空吸能结构的内饰板及包括其的汽车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1755.0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8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阎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中空 结构 内饰板 包括 汽车零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中空吸能结构的内饰板及包括其的汽车零件,所述内饰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中空吸能结构,所述中空吸能结构包括上中空部和下中空部,所述上中空部和所述下中空部上下连通,所述中空吸能结构单向地与所述内饰板结合形成一体化结构,或者所述中空吸能结构双向地贯通,与所述内饰板结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上中空部的内外壁面和所述下中空部的内外壁面连接形成倾斜的腰部,所述上中空部的上端部和所述下中空部的下端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内饰板结合的平台。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中心部位(腰部)结构吸收能量,“中心腰部”的角度和弧度可以灵活调节,在满足吸能要求的同时,也兼顾改善汽车噪音和振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饰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中空吸能结构的内饰板及包括其的汽车零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内饰板上采用的吸能结构主要通过注塑模具和设备注塑而成,且现有吸能结构大部分可能采用不规则的单向封闭圆锥柱体和衬垫与内饰板可结合的平台结构或与内饰板主体一体化的结构板。汽车内饰板包括门板、仪表板和副仪表板等等,结构多样,变化区间大,吸能结构的多样性适宜各种造型和结构环境下的功能设计要求。常规汽车内饰板采用的吸能结构的性能并不一定能满足现有所有可能出现的汽车内饰板结构的需求。理论上说,增大吸能结构与内饰板或其它环境件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达成有效的吸能功能。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于增加吸能结构的多样性设计,以期为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更有效的技术选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板的吸能结构的吸能性能有待提高等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中空吸能结构的内饰板及包括其的汽车零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具有中空吸能结构的内饰板,其特点在于,所述内饰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中空吸能结构,所述中空吸能结构包括上中空部和下中空部,所述上中空部和所述下中空部上下连通,所述中空吸能结构单向地与所述内饰板结合形成一体化结构,或者所述中空吸能结构双向地贯通,与所述内饰板结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上中空部的内外壁面和所述下中空部的内外壁面连接形成倾斜的腰部,所述上中空部的上端部和所述下中空部的下端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内饰板结合的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平台呈圆环形的帽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腰部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纵向排布的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筋对称地或分布在所述上中空部和所述下中空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腰部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排布的螺纹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纹结构沿所述上中空部和所述下中空部的内外表面呈对应的凸出状态或凹痕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空吸能结构为多个,且呈规则立体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中空吸能结构的上中空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中空吸能结构的下中空部之间采用第二连接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凸筋、杆件或板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空吸能结构的所述上中空部和所述下中空部的主体结构的内外表面为镂空,或者波浪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零件,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零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具有中空吸能结构的内饰板。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1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舞台灯的吊装改进装置
- 下一篇:锂电池和充电模块的一体化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