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原料混合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2478.5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6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戴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安凯利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原料 混合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原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原料混合搅拌装置,为了提高锂电池原料的混合性能,所述锥形混料筒和第一搅拌筒的外侧均设置有填充层,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有混料辊,所述第二搅拌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螺旋叶轮,所述压料板通过弹簧与搅拌箱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混料辊对锥形混料筒内的锂电池原料进行搅拌,能够使锂电池原料得到充分的混料,通过双层螺旋叶轮对混料后的锂电池原料的搅拌,能够使锂电池原料之间的材料得到充分的混合,同时通过压料板对锂电池原料的挤压式排出,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锂电池原料的混料程度,通过石棉材质的填充层,能够隔绝外界温度对锂电池原料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原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原料混合搅拌是整个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正、负极原料的制备都包括了原料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分散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因此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原料的混合搅拌至关重要,原料搅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锂离子电池生产的质量及其产品的性能。
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锂电池原料的混合搅拌装置一般结构较为单一,存在着一些不足,没有设置能够对锂电池原料进行充分混料的混料辊,无法使锂电池原料均匀混配,没有设置双层螺旋叶轮,无法使锂电池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原料混合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原料混合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下方位于四个边角位置处均固定有支撑脚,且搅拌箱的下方位于一侧边缘处嵌入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搅拌箱的一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搅拌电机,且搅拌箱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混料电机,所述搅拌箱的上方位于混料电机的一侧嵌入设置有第一进料口,且搅拌箱的上方位于混料电机的另一侧嵌入设置有第二进料口,所述搅拌箱的内侧位于顶端位置处固定有锥形混料筒,且搅拌箱的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转动杆,所述锥形混料筒的出料端固定有第一搅拌筒,且锥形混料筒和第一搅拌筒的外侧均设置有填充层,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有混料辊,且转动杆的外侧位于混料辊的下方固定有第一螺旋叶轮,所述搅拌箱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搅拌筒,所述第二搅拌筒通过出料管与第一搅拌筒连接,且第二搅拌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螺旋叶轮,所述第二搅拌筒的内侧位于第二螺旋叶轮的顶端设置有压料板,所述压料板通过弹簧与搅拌箱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锥形混料筒相对于第一搅拌筒水平方向倾斜45度,且锥形混料筒与混料辊之间的间隔距离不高于2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料辊的中部设置有转销,且混料辊通过转销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混料辊的外侧固定有搅拌齿,搅拌齿为锥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旋叶轮与第二螺旋叶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螺旋叶轮的叶轮直径为第一螺旋叶轮直径的三分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料板与弹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数量为4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层为一种石棉材质构件,且填充层通过固定胶水分别与锥形混料筒和第一搅拌筒黏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安凯利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安凯利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24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金属材料弹力性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六关节自由度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