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施夹钳用计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2518.6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6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于峰;高嵩;李长春;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联星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8 | 分类号: | A61B17/128;G06M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213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夹钳 用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施夹钳用计数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计数装置,包括壳体、计数盘、驱动盘和拉簧,计数盘和驱动盘同轴安装于壳体内,且在计数盘和驱动盘的配合端面上设有单向离合机构,拉簧的一端与驱动盘外缘部分相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施夹钳手柄主体内的推杆相连接,用于通过拉簧拉动驱动盘随推杆击发而旋转,并在单向离合机构作用下带动计数盘与驱动盘同步旋转;驱动盘与壳体之间设有复位机构,计数盘与壳体之间设有止挡机构。本实用新型的计数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紧凑、装配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保证了计数盘转动计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效防止了计数装置误动作而引起计数差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器械计数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续施夹钳用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施夹钳是外科医生提供对身体组织和血管的常规缝合的替代方案。手术施夹钳一般存储多个组织夹,组织夹依序排列在施夹钳的夹仓内,当击发手柄时,施夹钳内部元件驱动钳口部件闭合以使定位于钳口部件之间的组织夹变形,且当打开钳口部件以释放变形的组织夹时,新的组织夹从夹仓送到钳口部件之间的位置。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已使用夹仓中的所有组织夹为止。
由于夹仓内的组织夹是不可视的,因此在使用时无法准确判断夹仓内剩余组织夹的数量,或者是无法记录已经击发使用的组织夹数量。为了解决该问题,中国专利号ZL201210217801.4,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3月2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机械式计数装置及应用该计数装置的连发钛夹钳;中国专利号ZL201510029150.X,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2月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钛夹钳的计数装置及应用该计数装置的连发钛夹钳以及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134110.5,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8月2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包含计数器组合件的内窥镜手术施夹器等专利申请案,给出了不同结构形式的计数装置,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手术连续施夹钳不具有计数功能的问题。但这些计数装置的结构均较为复杂,所需组件数量多,零件装配要求高,制作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施夹钳的计数装置存在结构复杂、装配要求高、制作成本高等不足,提供一种连续施夹钳用新型计数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拉簧拉动能够复位运动的驱动盘来带动计数盘随施夹钳击发而转动一个字盘角度,并利用计数盘与驱动盘的单向离合设计和计数盘的止转设计,保证了计数盘转动计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且该计数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紧凑、装配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同时,利用拉簧拉动驱动盘动作,在击发时具有一定的伸长余量,使得施夹钳未完全击发时计数装置不动作,有效防止了计数装置误动作而引起计数差错。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续施夹钳用计数装置,安装于施夹钳的手柄主体内,并在手柄主体上设有用于观察计数字盘的视窗,该计数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计数盘、驱动盘和拉簧,所述的计数盘和驱动盘同轴安装于壳体内,且在计数盘和驱动盘的配合端面上设有单向离合机构,所述的拉簧的一端与驱动盘外缘部分相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施夹钳手柄主体内的推杆相连接,用于通过拉簧拉动驱动盘随推杆击发而旋转,并在单向离合机构作用下带动计数盘与驱动盘同步旋转一个字盘角度;所述的驱动盘与壳体之间设有用于使驱动盘转动后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的计数盘与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阻止计数盘随驱动盘复位转动的止挡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单向离合机构包括设于驱动盘端面上的驱动棘齿和设于计数盘端面上的计数棘齿,所述的计数棘齿在计数盘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等分布置,所述的驱动盘上的驱动棘齿与计数盘上的计数棘齿单向啮合传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止挡机构包括设于壳体上的止转弹片和设于计数盘另一端面上的止转棘齿,所述的止转棘齿在计数盘上沿圆周方向等分布置,所述的止转棘齿的数量与驱动棘齿的数量相同,且止转棘齿与驱动棘齿的齿形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的止转弹片与止转棘齿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联星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联星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2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大棚用可调节式遮光板
- 下一篇:一种环境修复专用植物生态移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