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焦水循环连续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3234.9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0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水循环 连续 吸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焦处理污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焦水循环连续吸附装置,包括多个相互串联或者并联的吸附塔单元;吸附塔单元包括支座以及设置在支座上的吸附塔;吸附塔包括设置在塔顶的上焦口、设置在侧塔顶侧端的出水口、设置在塔底的排焦口、设置在塔底一侧端的入水口以及设置在塔底另一侧端的排水口;排水口与储水池连接;储水池与生物焦储罐连通;水焦储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与储水池连通;水焦储罐的底部还设置有出焦口通过管路与上焦口连通;排焦口与废焦储罐连通。本实用新型吸附塔内设置生物焦,污水从设置在吸附塔的塔底的入水口进入,从塔顶的出水口流出,吸附行程长,生物焦吸附时间长,抗冲击能力强,出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焦处理污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焦水循环连续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环保的要求也日益增高,需要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排放。其中,市场上对工业污水的处理通常采用臭氧法或者活性炭吸附法。但是臭氧法会设备要求高,而活性炭吸附法的污水处理连续性不强,大多只是简单通过一层活性炭滤层进行净水,净化效果不佳,同时由于活性炭滤层是在活性炭塔中,造成活性炭滤层清洗麻烦,且活性炭通常都是固体进行装料,不利于工程的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焦水循环连续吸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焦水循环连续吸附装置,包括多个相互串联或者并联的吸附塔单元;所述的吸附塔单元包括支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支座上的吸附塔;所述的吸附塔包括设置在塔顶的上焦口、设置在侧塔顶侧端的出水口、设置在塔底的排焦口、设置在所述的塔底一侧端的入水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塔底另一侧端的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与储水池连接;所述的储水池与生物焦储罐连通用以稀释所述的生物焦储罐内的生物焦形成水焦混合物后与水焦储罐顶部的入焦口连通;所述的水焦储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与所述的储水池连通;所述的水焦储罐的底部还设置有出焦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的上焦口连通;所述的排焦口与废焦储罐连通。
所述的吸附塔的底部设置有布水器,顶部设置有布料器。
所述的生物焦的粒径为3-5mm,填充量为70-80%。
所述的吸附塔的底部为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串联或者并联的吸附塔单元,吸附塔内设置生物焦,吸附行程长,生物焦具有充分的饱和吸附时间,抗冲击能力强,出水稳定。储水池的设计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在吸收塔上焦的过程中,以及水焦储罐形成水焦混合物的过程中,都可以使用储水池的水,从而可以节省成本,此外也能减少配水池等设备,减少空间。通过布水管路的设计,可以实现工程的自动化。使用时,由于污水从吸附塔下方进入,上方排出,因此下方的生物焦的吸附量大,当使用到一定阶段后,每次向下排焦半米到一米,剩余的生物焦保证了吸附塔内菌种对于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由于生物焦是向下蠕动的形式,同时也防止生物焦结块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附塔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物焦水循环连续吸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生物焦水循环连续吸附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3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股流双壳程全逆流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铝壳夹具移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