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用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4016.7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0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谊涛;胡洪斌;卢伊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鸿印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机 干燥 装置 | ||
一种印刷机用干燥装置,包括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第一换热箱和第二换热箱;第一烘干室的内部设置有出风管,出风管朝向通道方向吹风;第二烘干室的内部设置有抽风装置,抽风装置位于出风管的正下方,抽风装置从通道内向第二烘干室内部抽风;抽风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导管,导管深入第一换热箱内部;第一换热箱为密封腔体;第二烘干室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一烘干室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换热箱;第二换热箱内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二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侧挡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与出风管连接,形成循环流动的通路;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利用了余热,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去除了热空气中的溶剂分子,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用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是使整个印版表面涂满油墨,然后用特制的刮墨机构,把空白部分的油墨去除干净,使油墨只存留在图文部分的网穴之中,再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获得印刷品。凹版印刷属于直接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且凹陷程度随图像的层次有深浅的不同,印版的空白部分凸起,并在同一平面上;凹版印刷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热风对油墨进行烘干;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循环流动的热风对油墨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油墨中的溶剂分子加热与油墨分离,随着热风循环流动;导致进行烘干的热风中的溶剂含量越来越高,影响成品的印刷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印刷机用干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循环流动的热风对油墨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油墨中的溶剂分子加热与油墨分离,随着热风循环流动;导致进行烘干的热风中的溶剂含量越来越高,影响成品的印刷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印刷机用干燥装置,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利用了余热,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去除了热空气中的溶剂分子,使用更加方便。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用干燥装置,包括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第一换热箱和第二换热箱;第一烘干室位于第二烘干室的上方,第一烘干室与第二烘干室之间设置有供承印品通过的通道;通道的两侧设置有侧挡板;第一烘干室的内部设置有出风管,出风管朝向通道方向吹风;第二烘干室的内部设置有抽风装置,抽风装置位于出风管的正下方,抽风装置从通道内向第二烘干室内部抽风;第一换热箱设置在第二烘干室的内部;抽风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导管,导管深入第一换热箱内部,并位于第一换热箱中换热液液位之下;第一换热箱为密封腔体;第一换热箱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位于储液管上方;第一换热箱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一换热管,第二烘干室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与第一换热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伸出第一换热箱和第二烘干室外,并进入侧挡板内部;第一烘干室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换热箱,第二换热箱为密封箱体;第二换热箱内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二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侧挡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与出风管连接,形成循环流动的通路;第二换热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器。
优选的,侧挡板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管,散热管呈“Z”字型排列。
优选的,散热管上设置有散热鳍片,散热管朝向通道2内散热。
优选的,加热器为电磁加热器。
优选的,第二换热箱内充满换热油。
优选的,第一换热箱内的换热液为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鸿印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鸿印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4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手柄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承台式塔型岸标基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