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液态金属混合工质的脉动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5206.0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4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纪玉龙;庾春荣;褚李林;肖秀;马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侯艳伟;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态 金属 混合 工质 脉动 热管 | ||
1.一种基于液态金属混合工质的脉动热管,包括三通充液口(1)和集成加热段、绝热段、冷凝段的毛细通道阵列(2),所述三通充液口(1)的两个水平方向上的通口与毛细通道阵列(2)的两个端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通道阵列(2)的内表面具有由表面改性技术处理得到的微结构表面(5),所述毛细通道阵列(2)内的工质是主要由液态金属(3)及与所述液态金属(3)兼容的兼容流体(4)组成的混合工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混合工质的脉动热管,其特征在于,在吸热条件下,所述兼容流体(4)在微结构表面(5)上形成汽垫和涡流(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混合工质的脉动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表面(5)是指在毛细通道阵列(2)内表面圆周方向上设置的微纳米结构Ⅰ(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混合工质的脉动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表面(5)是指在毛细通道阵列(2)内表面圆周方向上设置的微纳米结构Ⅰ(7)与沿通道方向上设置的微纳米结构Ⅱ(8)的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混合工质的脉动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结构Ⅰ(7)和所述微纳米结构Ⅱ(8)的形状至少为三角沟槽形状、截面锯齿状、矩形状、梯形状或半圆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混合工质的脉动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通道阵列(2)内的工质的体积充液率范围为20%~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混合工质的脉动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中含有10%~90%的液态金属(3)和10%~90%的兼容流体(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混合工质的脉动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3)至少为液态汞、镓铟锡合金、镓铟合金或铟铋合金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形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混合工质的脉动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兼容流体(4)为水,或氟利昂制冷剂类,或醇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52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径向圆盘型布水器
- 下一篇:一种高速列车车轮入库对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