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拉线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6465.5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7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冯颖;王春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旗集团电力金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式拉 线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锁式拉线线夹,其包括连接件以及铰接于连接件两端的锁定件,锁定件包括安装套筒以及插设于安装套筒内的固定套,固定套的侧壁与安装套筒的内壁相贴合,固定套远离连接件的一端呈直径逐渐缩小设置且固定套轴向贯穿有安装孔,固定套在与安装套筒内壁不断抵紧的过程中安装孔的内径会不断缩小。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工作人员将两段线缆的端部分别穿到安装孔内,在固定套卡紧于安装套筒内后能够不断提高固定套对线缆的紧固力,从而实现电缆的固定。而通过两个锁定件与连接件的铰接设置,使得线夹在过滑车的时候能够形成适应翻越角度,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拖拽将其翻越滑车,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有效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锁式拉线线夹。
背景技术
线路施工时,为便于线缆的传输,两段线缆需要接续在一起,并由牵引机拉紧一定力后经滑车滚动传输。
现有技术中,两段线缆需要采用接续管的两端分别对其端部进行压接形成连接,后进行拖拽。接续管同时是用于修复并连接段线缆的,因此接续管外部为铝质,在刚性上存在不足,所以施工时需要套设钢管进行保护。
但是钢管的套设,使得刚性部分的直径与长度均变大,无法在滑车线槽内进行翻越,或形成杠杆支点,施工要求较高,使得工作人员只能额外增加拉线器帮助钢管翻越滑车,且这种翻越不仅仅是将钢管部分提过去那么简单,同时还需要将滑车的一侧拆开,使得钢管从滑车的外侧穿过,再将滑车重新安装并将第二段电缆重新放在滑车上。这种线缆的传输方法,十分耗时耗力,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式拉线线夹,能够对两段线缆进行接续且可直接通过拖拽翻越滑车,具有节省大量劳动力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锁式拉线线夹,包括连接件以及分别铰接于连接件两端的锁定件,两个所述锁定件分别用于固定两段线缆的端部;
所述锁定件包括安装套筒以及插设于安装套筒内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侧壁与安装套筒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固定套远离连接件的一端呈直径逐渐缩小设置且固定套轴向贯穿有安装孔,所述固定套在与安装套筒内壁不断抵紧的过程中安装孔的内径会不断缩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两段线缆的端部分别穿到安装孔内,通过固定套的锥状设置,在固定套卡紧于安装套筒内后能够不断提高固定套对线缆的紧固力,从而实现电缆的固定。而通过两个锁定件与连接件的铰接设置,使得线夹在过滑车的时候能够形成适应翻越角度,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拖拽将其翻越滑车,最后再将线夹卸下对两段线缆采用接续管进行连接。相较于现有铝压接管连接导线,外包装刚性直钢管保护技术,通过上述线夹的辅助,能够有效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一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一铰接耳,所述安装套筒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铰接耳,两个所述第一铰接耳和相应第二铰接耳通过贯穿插销形成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铰接耳插入至两个第一铰接耳之间,再通过插销进行贯穿,从而形成转动连接,其转动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套筒的端部轴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螺纹连接有安装块,所述第二铰接耳设置于安装块上,所述安装块的直径大于固定套的最大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块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于安装槽内,便于固定套安装的同时也便于第二铰接耳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与安装套筒的内壁相抵接贴合时,固定套的端部位于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的端部外露于安装槽内,使得安装块在拧紧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将固定套抵紧于安装套筒内,从而提高对线缆的紧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旗集团电力金具有限公司,未经红旗集团电力金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6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