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文件夹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6673.5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8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极品生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F7/06 | 分类号: | B42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2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文件夹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用品领域,具体涉及折叠文件夹,包括文件夹体,所述文件夹体的内侧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文件夹体的一端设置有翻折面板,另一端设置有盖合板,所述盖合板与所述文件夹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折痕部,所述翻折面板与所述文件夹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折痕部;纸张的一端伸入所述收纳腔内,另一端贴合翻折面板的内侧,在所述翻折面板沿所述第二折痕部向所述文件夹体内侧翻折时,使纸张的一端限位在收纳腔内,另一端限位在翻折面板与所述收纳腔外侧之间,且所述第二折痕部形成弧形状。该文件夹在收纳纸张时,能使得纸张翻折收集,但能有效避免纸张形成折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用品领域,具体涉及折叠文件夹。
背景技术
文件夹用于收纳文件等;也有用文件袋或者文件夹装手绘纸等。对于一些纸张较大的,如A3手绘纸甚至更大的纸张,在收集在文件夹或者文件袋内时,是需要将纸张对折,从而能将纸张转入到文件夹或者文件袋内;对于一些纸张,在使用时,如果纸张对折后,会产生折痕,而无法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对于使用者来说,会造成很多的不便,设置无法使用。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折叠文件夹的纸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折叠文件夹的纸板结构,来解决目前的文件夹在装面积大的纸张时,需要将纸张对折,使得纸张产生折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折叠文件夹,包括文件夹体,所述文件夹体的内侧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文件夹体的一端设置有翻折面板,另一端设置有盖合板,所述盖合板与所述文件夹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折痕部,所述翻折面板与所述文件夹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折痕部;纸张的一端伸入所述收纳腔内,另一端贴合翻折面板的内侧,在所述翻折面板沿所述第二折痕部向所述文件夹体内侧翻折时,使纸张的一端限位在收纳腔内,另一端限位在翻折面板与所述收纳腔外侧之间,且所述第二折痕部形成弧形状。
进一步,所述收纳腔的上表面与底面呈一锐角,使得所述收纳腔形成大端和小端;所述收纳腔的大端朝向所述翻折面板。
进一步,所述收纳腔的两侧板靠近所述翻折面板的一端为圆弧结构,且延伸到所述第二折痕部。
进一步,所述收纳腔包括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均向内弯折有上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的自由端设有向所述收纳腔内部弯折的压板。
进一步,两所述压板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笔筒可收纳与所述空隙中。
进一步,第一折痕部具有两平行的折痕;所述第二折痕部具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折痕。
进一步,所述盖合板上设有通孔,一弹性带对折后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弹性带的两端限位在通孔的另一侧;所述折叠文件夹折合后,所述弹性带套在所述折叠文件夹的外侧,固定所述折叠文件夹。
进一步,折叠文件夹为纸板折叠而成,包括纸板,所述纸板设有所述第一折痕部和所述第二折痕部,使所述纸板形成所述文件夹体、所述翻折面板和所述盖合板;所述文件夹体的一侧设有夹板,所述夹板设有与所述文件夹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文件夹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翻折痕,所述夹板可沿所述第一翻折痕向所述文件夹体内侧翻折;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夹板之间设有第二翻折痕,所述夹板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一开口缝和第二开口缝;所述第一开口缝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翻折痕的一端,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夹板的内边;所述第二开口缝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翻折痕的另一端,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夹板的内边,所述夹板的两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夹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三翻折痕;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一翻折痕折合,所述夹板沿着所述第二翻折痕折合,所述限位部向内侧翻折,使所述夹板的一面与所述文件夹体的内侧面贴合,形成所述收纳腔。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口缝与所述第二翻折痕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开口缝与所述第二翻折痕的夹角为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极品生活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极品生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6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角度调节的早教机器人
- 下一篇:取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