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渗油短路的印刷线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7503.9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0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曾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欣达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短路 印刷 线路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渗油短路的印刷线路板,包括第一主板,所述第一主板的下侧设有第二主板,所述第一主板的下侧与第二主板的上侧位置之间设有镀膜层,所述冷却管的左侧下端与毛细管的左侧上端位置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冷却管的右侧下端的毛细管的右侧上端位置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镀膜层为一层不渗透油的薄膜,碳油受热之后不会从第一主板和第二主板之间相互渗透,防止短路,当第一主板上产生高温时,由于冷凝端距离第一主板的距离较远,使得冷凝时释放的热量尽可能少的传导给第一主板,吸收更多的第一主板表面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止渗油短路的印刷线路板。
背景技术
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线路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技术制作的,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而组成完整的线路,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经成了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人们为了简化电子机器的制作,减少电子零件间的配线,降低制作成本等优点,于是开始钻研以印刷的方式取代配线的方法,在绝缘的基板上印刷出线路图案,再以电镀的方式,成功建立导体作配线,电路板在工作的时候表面的电子元器件会产生高温,高温无法自然的散发会使得主板的寿命减少。
目前的电路板散热方法是在表面涂抹导热硅脂,但是导热硅脂在使用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含量会慢慢减少,使得自身的散热效果减弱,有些主板的表面会设置其他导热材料,如银、铜、铝等,银的导热性能好,但是价格较贵,铝的价格便宜,但是自身的导热效果不如铜和银,由于在线路板的表面涂抹有碳油层,当碳油层受热之后碳油四处散发渗透,可能从主板的缝隙中渗透导致主板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渗油短路的印刷线路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渗油短路的印刷线路板,包括第一主板,所述第一主板的下侧设有第二主板,所述第一主板的下侧与第二主板的上侧位置之间设有镀膜层,所述第一主板和第二主板的外侧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下侧水平安装有毛细管,所述冷却管的左侧下端与毛细管的左侧上端位置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冷却管的右侧下端的毛细管的右侧上端位置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冷却管与毛细管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的右端为蒸发端,所述毛细管的左端为冷凝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毛细管的下端设有铜板,所述铜板的下侧设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铜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铜板的下端与挡板的内侧位置之间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是一种陶瓷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铜板与冷却管是一种纯铜材质的构件,所述铜板的横截面积大于主板的横截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发端内注入有氟利昂液体,所述毛细管的内部为负压状态,所述毛细管的材质是一种纯铜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的直径小于凸块的直径,所述凹槽的下端横截面积大于上端横截面积,所述挡板的内侧与铜板的下侧位置之间涂抹有硅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欣达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欣达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7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火线智能开关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复合空心柱与梁的节点及其复合空心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