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损伤修复辅助固定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8023.4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1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损伤 修复 辅助 固定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损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损伤修复辅助固定器械,解决了现有正中神经损伤手术固定较为不便的缺点,包括臂撑、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掌托,所述臂撑的顶部设有支座,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内部卡接有转轴,第一连杆通过转轴连接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侧内部还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外侧绕设有第一伸缩杆,通过转动第二调节杆,使其带动内侧开设有与第二调节杆表面螺纹对应螺纹槽的第二伸缩杆实现伸缩,带动第二伸缩杆末端的扒架收缩,达到扒开患者神经部的皮肤,方便进行手术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损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损伤修复辅助固定器械。
背景技术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是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的一脉神经。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行走,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两侧行至指尖。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屈侧的大部分肌肉,以及手内桡侧半的大部分肌肉和手掌桡侧皮肤感觉。正中神经损伤较多见。少数病例与尺神经同时受伤。
正中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手部进行辅助固定,从而进行神经缝合,现有辅助固定多是通过另一个人进行按压进行,同时需要通过扒架将皮肤拨开,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正中神经损伤手术固定较为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神经损伤修复辅助固定器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损伤修复辅助固定器械,包括臂撑、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掌托,所述臂撑的顶部设有支座,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内部卡接有转轴,第一连杆通过转轴连接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侧内部还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外侧绕设有第一伸缩杆;
所述掌托的上表面缝制有弹簧带,掌托的两侧上下部均焊接有支块,所述支块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一端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外侧绕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末端卡接有扒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外侧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外侧套接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内侧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表面螺纹对应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侧外部焊接有棘齿轮,其表面开设有棘齿槽,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内部卡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内侧还套接有与棘齿槽啮合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伸缩杆与臂撑的一侧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伸缩杆与掌托的一侧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开设有与其表面螺纹对应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杆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内侧开设有与第二调节杆表面螺纹对应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支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掌托的表面均铺设有棉垫,所述棉垫材料为医用脱脂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复位弹簧推动卡块插入棘齿轮表面的棘齿槽内,达到对第二连杆抬升角度进行锁定,当需要下放第二连杆时,只需要波动卡块使其脱离棘齿槽即可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8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纳且具有多种功能的演讲台
- 下一篇:一种腻子原料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