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腻子底漆混涂自动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8384.9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4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殿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鑫延学环保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7/00;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腻子 底漆 自动 生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腻子底漆混涂自动生成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以及混料箱,所述支撑杆一端安置于底座上壁面,所述混料箱安置于底座上壁面,且位于支撑杆右侧,所述底座上壁面安装有混料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底漆生成设备技术领域,本装置结构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从而使得转杆带动承载箱转动,承载箱转动后会带动搅拌棒以及搅拌板对混料箱内的底漆进行搅拌,一对搅拌棒以及一对搅拌板在搅拌时会一边对底漆进行拨动一边进行搅拌,使得底漆在搅拌时流动均匀,搅拌的更为充分,并且本装置为一体结构,体积较小,方便运输以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腻子底漆生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腻子底漆混涂自动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底漆是油漆系统的第一层,用于提高面漆的附着力、增加面漆的丰满度、提供抗碱性、提供防腐功能等,同时可以保证面漆的均匀吸收,使油漆系统发挥最佳效果。
传统的腻子底漆生成设备在生产底漆时,常常会出现搅拌不均匀的情况,这样就会降低底漆生产出来的质量,并且传统的腻子底漆生产效率较慢,占地体积较大,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腻子底漆混涂自动生成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腻子底漆混涂自动生成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以及混料箱,所述支撑杆一端安置于底座上壁面,所述混料箱安置于底座上壁面,且位于支撑杆右侧,所述底座上壁面安装有混料结构;
所述混料结构,包括:电机、第一转杆、固定座、承载箱、第一齿轮、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转杆、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齿轮、一对结构相同的搅拌棒、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一对结构相同的运动杆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搅拌板;
所述电机安置于支撑杆另一端,且位于混料箱正上方,所述第一转杆一端安置于电机驱动端,所述固定座活动套装于第一转杆,所述承载箱安置于固定座下避面,且活动套装于第一转杆,所述第一齿轮套装于第一转杆另一端,且位于承载箱内,所述承载箱下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通孔,一对所述通孔内嵌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轴承,一对所述第二转杆活动嵌装于一对所述第一轴承内,一对所述第二齿轮套装于一对所述第二转杆一端,且位于承载箱内,一对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且呈倾斜安置,一对所述搅拌棒活动嵌装于一对所述转杆内,一对所述固定杆安置于承载箱前壁面以及后壁面,一对所述运动杆一端活动嵌装于一对所述固定杆内,一对所述搅拌板活动嵌装于一对所述运动杆另一端内。
优选的,所述电机外套装有保护箱。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混料箱之间安装有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电机内安装有垫片。
优选的,一对所述固定杆与一对所述运动杆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与固定座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优选的,一对所述搅拌棒以及一对所述搅拌板分别位于承载箱的四周。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从而使得转杆带动承载箱转动,承载箱转动后会带动搅拌棒以及搅拌板对混料箱内的底漆进行搅拌,一对搅拌棒以及一对搅拌板在搅拌时会一边对底漆进行拨动一边进行搅拌,使得底漆在搅拌时流动均匀,搅拌的更为充分,并且本装置为一体结构,体积较小,方便运输以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鑫延学环保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鑫延学环保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83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