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PID的数字微流控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9158.2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2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汉彬;蔡金伟;苏阳;胡思怡;宋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奥素液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44316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电路 加热片 加热 加热台 微流控 本实用新型 动态调整 加热过程 实时监测 温控系统 超调量 电连接 | ||
本实用新型适用微流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PID的微流控温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温控电路、加热片、加热台,所述加热片位于所述加热台中,所述温控电路与所述加热片电连接,由于采用温控电路控制加热片对加热台进行加热,且通过温控电路实时监测加热温度并进行动态调整,实现对加热台的精准加热,避免了加热过程中出现超调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ID的数字微流控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微流控的温控中,通常采用PID算法进行温控,PID控制算法包括增量式、位置式、分段式、专家式和模糊式等。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温控系统都采用了基于专家或模糊PID算法的控制方法。例如大连理工大学的闫卫平教授团队设计了集连续流动式PCR反应腔、微阀和微泵腔于一体的集成PCR芯片,其利用MEMS技术完成了硅基Pt薄膜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芯片的制备,以STM32F4为单片机进行系统控制,采用增量式PID算法进行温度控制。
然而,目前的基于PID的数字微流控温控系统均不能有效解决超调量问题,无法有效实现对系统温度的精准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PID的数字微流控温控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基于PID的数字微流控温控系统不能有效解决超调量问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PID的微流控温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温控电路、加热片、加热台;所述加热片位于所述加热台中,所述温控电路与所述加热片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台包括至少三个导热片与至少一个隔热材料,所述三个导热片之间相互热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片为铝片,所述隔热材料为特氟龙块。
优选的,第二个所述导热片布设有长条缕空处,所述长条缕空处用于放置薄膜热电阻。
优选的,所述加热片布设于所述隔热材料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三个导热片之间的接触面采用导热粘合材料进行贴涂。
优选的,所述加热片为薄膜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温控电路包括电源模块、以及依次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和控制器,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和控制器供电。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本实用新型示出的基于PID的微流控温控系统包括温控电路、加热片、加热台,加热片位于所述加热台中,温控电路与所述加热片电连接,由于采用温控电路控制加热片对加热台进行加热,且通过温控电路实时监测加热温度并进行动态调整,实现对加热台的精准加热,避免了加热过程中出现超调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示出的基于PID的数字微流控温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三)个导热片的形状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个导热片的形状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隔热材料的形状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示出的基于PID的微流控温控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6是实施例二示出的进行微流控温控的工作流程图。
图7是实施例二示出的预设温度为74摄氏度时的局部控温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奥素液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奥素液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9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生产用温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温度控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