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的上箱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9867.0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9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吉增香;袁卓伟;王捆;姜春阳;孙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A62C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箱体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动力电池的上箱体,为由复合本体及其外侧表面喷涂成型的石墨烯防护层构成的盖体,该盖体的外形呈现为倒置的敞口容器,且盖体底侧一体成型设有横向向外的翻边,其中复合本体为集成设有纤维片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片材分布式内嵌于热塑性树脂全部覆盖区域,石墨烯防护层的厚度为0.5mm以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结构优化的上箱体,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性:该上箱体采用纤维和树脂的复合材料成型本体,并于外、内表面分设保护层,提高了电池箱外侧的阻燃性能,同时增强了复合本体内侧表面抗热冲击应力、防止变形鼓包的能力,弥补了复合本体耐高温性能变差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外部阻燃、内部抗热冲击、膨胀应力的上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在财政杠杆撬动和不断调整,日渐朝着能量密度提升、续航里程提升、百公里耗电量下降的方向引导。这些都对整车和电池包的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传统电池包主要通过金属材质的箱体包络构成电池包主体。电池包包括电芯、模组、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池箱体和BMS等。电池箱内部的主要构件为电池组,其充放电效率易受到箱内温度稳定性的影响,当环境温度维持在20℃左右时,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寿命均达到最优,但传统的电池箱材质一般以铝、钢等金属为主、质量较重。因此,复合材料成为电池箱减重的首选替代选材。
目前市场上广泛采用SMC材质的上箱体,SMC材料本身具有不可回收性,由于电池箱产品的更新换代速率极快,SMC材质的上箱体未来势必带来极大的污染。
近年,电池包内部电池组热失控事故频发,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安全防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电池包内部热失控时释放的高温高压气体将会对电池箱体产生冲击,传统的非金属下箱体在此状况下存在无法满足安全防护要求的风险,因此改良需求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的上箱体,解决内外两侧防火和防热冲击的性能提升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动力电池的上箱体,其特征在于为由复合本体及其外侧表面喷涂成型的石墨烯防护层构成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外形呈现为倒置的敞口容器,且盖体底侧一体成型设有横向向外的翻边,所述石墨烯防护层的厚度为0.5m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本体为集成设有纤维片材的热塑性树脂,所述纤维片材分布式内嵌于热塑性树脂全部覆盖区域。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本体的壁厚为2m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本体的内侧表面粘贴设有全覆盖的纤维布防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设有周向相隔分布的组装孔。
应用本实用新型结构优化的上箱体,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性:该上箱体采用纤维和树脂的复合材料成型本体,并于外、内表面分设保护层,提高了电池箱外侧的阻燃性能,同时增强了复合本体内侧表面抗热冲击应力、防止变形鼓包的能力,弥补了复合本体耐高温性能变差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上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上箱体局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晰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9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硫酸提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的下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