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降雨炮弹拔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60954.8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6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理;李必新;孙洪光;唐江华;刘洋;李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理 |
主分类号: | F42B33/06 | 分类号: | F42B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降雨 炮弹 拔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降雨炮弹拔弹器,包括定位套、卡爪锁紧杆、卡爪、拔弹用力装置;卡爪包括上卡及下爪,中间通过轴销定位活动连接在定位套的下侧壁内;卡爪锁紧杆包括与定位套内螺纹配合的锥体及加力柄,且卡爪锁紧杆的锥体锥面与卡爪的上卡配合;拔弹用力装置包括与定位套的下侧壁外螺纹配合连接的螺旋套及设于螺旋套上的三根用力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卡爪锁紧杆,使得卡爪可抓住卡在弹膛体内的炮弹弹壳,然后,通过拔弹用力装置可方便将炮弹弹壳从弹膛体7内拔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工降雨炮弹拔弹器。
背景技术
人工降雨一般在地面进行作业,利用高炮从地面上发射。炮弹在云中爆炸,把炮弹中的碘化银燃成烟剂撒在云中。其一:炮弹在地面发射时,在引爆瞬间因弹壳受到挤压和冲击,使弹壳发生变形,弹壳从弹膛体内很难拔出。其二,炮弹发射时未能完全引爆,弹壳受到挤压变形,传统的拔弹是使用工具撬开,在撬开过程中容易打滑,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受伤,在拔起的瞬间容易使炮弹与炮台发生碰撞而引起二次引爆,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专利根据弹壳外形设计符合尺寸的卡爪,能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拔弹,拔弹过程中安全可靠,避免二次引爆,很大程度的节省了拔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降雨炮弹拔弹器,实现方便拔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降雨炮弹拔弹器,包括定位套、卡爪锁紧杆、卡爪、拔弹用力装置;所述卡爪包括上卡及下爪,中间通过轴销定位活动连接在定位套的下侧壁内,卡爪至少两个;所述卡爪锁紧杆设于定位套内,且在定位套内上下活动,卡爪锁紧杆的底部的锥面,与卡爪的上卡配合;拔弹用力装置设于定位套外部。
所述拔弹用力装置包括螺旋套及设于螺旋套上的多根用力杆,螺旋套与定位套的下侧壁外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为,所述用力杆为三根。
优选为,所述卡爪锁紧杆与定位套为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为,所述卡爪锁紧杆包括与卡爪配合的锥体及加力柄。
优选为,所述卡爪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卡爪锁紧杆向下,使得卡爪锁紧杆锥体的底部锥面将卡爪的上卡外推,卡爪绕轴销旋转,使得卡爪的下爪内收,可抓住炮弹弹壳尾部;旋转拔弹用力装置的螺旋套至定位套的底部,螺旋套接触到卡住炮弹弹壳的弹膛体,继续旋转螺旋套,使得定位套反方向运动,带动定位套内的卡爪抓住炮弹弹壳从弹膛体内拔出。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弹壳外形设计符合要求的卡爪,在狭小的空间内抓住炮弹弹壳完成拔弹,拔弹过程中安全可靠,节省了拔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且整个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合理,比较容易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工降雨时,利用高炮从地面上发射炮弹,在引爆瞬间因弹壳受到挤压和冲击,使弹壳8发生变形,或者炮弹发射时未能完全引爆,弹壳8受到挤压变形,使得弹壳8卡在弹膛体7内很难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理,未经杨晓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60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包装设备的胶袋送料装置